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瓮安视窗>>瓮安新闻

我的扶贫故事

建起幸福桥 让我们心连心

——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驻村干部杨加友

2021年08月23日15:04 | 来源:贵州日报
小字号

我叫杨加友,是贵州省公路局派驻瓮安县永和镇红岩村驻村干部。

我在红岩村驻村有两个年头,也为这里的人民办了一些事情,诸如协调争取项目或资金帮助修建公路桥梁和饮水水池、帮助发展产业、改善村级文化和食堂设施、慰问困难群众以及其他事实等等,这一件件为人民而办的事贯穿于我在红岩这片热土上战贫的四季,也点缀了我在这里的600多个日夜。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座“桥”——它的名字叫作“幸福桥”。

余庆河从红岩村横穿而过,两岸居住着该村很多村民,虽然在省公路局协同瓮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共同合力帮扶下,全村有建成大小桥梁10余座,建成公路30余公里,但还有少部分群众还存在通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0年5月的一天,我与村委以及工作队战友共同走访两岔河组位于河对岸的半坡自然寨,到了河边后发现只能从由原木搭建的桥通过,行走时要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入河中。通过与村民进一步交谈后得知,去年红岩村遭遇20多年一遇的大雨后已将原来的简易桥冲垮,现在只能从村民自行搭建的圆木桥通过。河对岸不仅居住着红岩村30多户村民,还居住着20户猴场镇大河村村民。

随后,我立即向贵州省公路局驻瓮安同步小康工作队领导汇报,得到了省公路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公路局党委书记李健亲临现场调研,经过分析研判后,省公路局决定帮助在红岩村两岔河组通往半坡自然寨处修建桥梁一座,具体由瓮安县交通运输局实施。随后,贵州省公路局委托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都匀公路管理局、黔南州交通局、瓮安交通运输局相关领导和工程师到现场勘察并进行设计。

在领导要求我给这座桥梁取名时,我跟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商量时想,红岩村通过战友们和百姓的多年努力,已经于2019年底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绝对贫困成为历史,现在我们正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向更加幸福的生活出发。希望桥梁建成后,这里的百姓能通过桥梁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最终取名“幸福桥”。

去年8月11日,投资60余万元,百姓强烈渴望的桥梁破土动工。当天该村两岔河组村民王小清说:“昨天施工队拉着机械进场,我问了才知道是来修桥的,记得我们和省公路局驻村领导杨加友聊到争取建桥的事情还没有多久啊,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实动工了,真的很感谢省公路领导的关心,他们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领导。”

该组村民袁学明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为这条河犯愁,万万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能在这里修这么大一座桥,我们再也不为过河烦恼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省公路局,感谢你们这些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桥梁动工后,我隔三岔五到现场查看,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在这些日子里,看到施工进度一步步向前推进。听到百姓一片感谢之声,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心中由衷感到一路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给了我继续努力为百姓谋更多福祉的强劲动力。(讲述人 杨加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整理)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