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黔东南州视窗>>聚焦黔东南

贵州岑巩:修复古建筑 留住“乡愁”

2021年08月16日16:00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在多方努力争取下,万寿宫修复工程今年终于动工了!”看着正在实施修复的万寿宫,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兴龙村党支部副书记晏远菊高兴不已。一直以来,修复万寿宫,让古建筑重焕光彩是当地人的期盼,为了争取到古建筑修复项目,作为县人大代表的晏远菊数次在县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修复万寿宫的建议,今年终得以落实。

2015年拍摄的岑巩县龙田镇万寿宫。

龙田镇万寿宫始建于清嘉庆17年,即公元1812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1982年,万寿宫被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寿宫宽16米,进深40米,占地640平方米。四周以专制火砖围砌,墙高8.4米,围长112米。内设戏台、天井、前殿和后殿。内部建造工艺精湛,每个部分的壁上浮雕、彩绘各不相同,兼具庄重、典雅与素静的特点,较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状况,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文革时期该古建筑群遭“破四旧”“扫除封建残余”运动影响,加上年久失修,现墙体、基石都有毁损。

岑巩县龙田镇集镇局部。

近年来,岑巩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2021年,县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以后,正式将修复万寿宫提上工作日程。7月,万寿宫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我们当地人一直以来都很期待万寿宫能重现往日荣光。”龙田镇居民侯心祥说,六七十年代,万寿宫热闹繁华,戏剧、电影1毛钱一场,1个大人可以带1个小孩进去,那时候观众非常多。九十年代,万寿宫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被迫“关门”。后来的年轻人只看过万寿宫外墙,对内景、历史知之甚少。“修复万寿宫,让后人也能看到其曾经的荣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万寿宫修复现场。

万寿宫伫立在龙田镇街心,对于当地人来说它是“家”的坐标,是龙田游子对“家”的想念。对于像侯心祥一样看着万寿宫由盛转衰再到复苏的人来说,万寿宫不仅是小时候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长大以后看戏解压的地方,离开家乡总会想念的地方,更是老来值得回味的深刻记忆。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积极向上级申报资金修缮历史古迹,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龙田镇党委副书记母渝铃说,龙田镇的古建筑群较多,加大古建筑修复工作,让古建筑“延年益寿”,发掘蕴藏在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对留住美丽乡愁、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文 吴艳平)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