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思南视窗>>强县建设

冷朝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实干家”

2021年08月16日14:5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载誉而归,他牢记初心、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和事迹,得到当地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许。

“这个荣誉不属于我个人,我只是有幸代表优秀党员去领取。”冷朝刚表示,荣誉越大,压力也越大,责任更大。

58岁的冷朝刚,拥有22年的基层工作经验。1978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缺劳动力,他被迫放弃学业,回家帮忙挣工分。

冷朝刚:增收路子多了,群众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

1979年,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冷朝刚家分到了10多亩地。此后10余年,冷朝刚靠这10多亩地种玉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靠种包谷红苕,永远也别想过上好日子。”冷朝刚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穷则思变,冷朝刚不甘心过一辈子的穷日子,他不断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子。

1993年,冷朝刚在家中开办杂货铺、收购农产品、销售农用物资等,一年收入达10余万元,是村里最富有的家庭。

而当时的青杠坝,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干旱缺水。种水稻没收成,种玉米产量低。勤勤恳恳耕耘一年,大多数家庭依旧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因此,村民们自己编了一则顺口溜: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饭酸菜下。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冷朝刚说,祖父曾经是村支书,父亲也是政府的干部,作为青杠坝人,自己更应接过祖、父两代人的接力棒,带领父老乡亲闯出一条新路,完成他们的遗愿。

1999年,冷朝刚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他毅然放弃生意,全身心带领村民谋致富路。

冷朝刚(中)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为青杠坝村赢得第一桶金。

同年,他拿出自家的积蓄搞起了20亩西瓜种植实验基地。当时西瓜亩产值达4000元,总产值达8万元。村民们投来羡慕的眼光,冷朝刚也趁热打铁,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成功让10多户村民发展起了“西瓜+大蒜”的轮作农作物经济。

随后,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参与进来,村里从单一的“西瓜+大蒜”模式,发展为“西瓜+大蒜”“西瓜+辣椒”轮作、套种等模式。到2006年,种植规模达400多亩,大伙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对他的认可也进一步提升。

2004年4月30日,冷朝刚站在党旗下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他便挑起村支书的重担。他暗下决心:“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只顾小家,只计个人利益,必须用全部心思和精力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2008年,冷朝刚带领村委会在隔壁的江口村租下400多亩土地,又发展了茄子、豇豆等蔬菜产业。

2013年,思剑高速从青杠坝擦肩而过,虽没占到“便宜”,但也给该村创造了一个好机会。当时,很多路段需要大量填方,而工程内的土石不够用,必须得从工程外的村寨挖土石填用。

但很多村土地要价高,条件要求多。冷朝刚知道后,主动找上门提出青杠坝村愿意免费让出一块荒坡给施工方取土石,但用完后必须平场并归还给村里。

2014年,村委会将废弃、平场的石场统一规划后,优惠卖给本村群众,作为建房用地。而卖得的100多万元,又拿来作为村里集中建房的资金。此后,村里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漂亮的新房。

2018年,冷朝刚又带领村民修建了森林山庄和环山公路,搞起第三产业,平时每天至少都有七八十名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每到周末、节假日或寒暑假,更是一桌难求。

如今,青杠坝村从2004年的人均年收入600元,增加到人均年收入1.85万元,17年整整翻了30多倍。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冷朝刚说,近年来,青杠坝村在不断发展大蒜、辣椒、肉牛产业过程中,利用早期原始资本,修建了大蒜、辣椒加工厂和纸厂,不仅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难题,也成功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转型和跨越。(图/文 周济)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