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
产业串珠成链 编织发展蓝图
本报讯 (记者 王法)“我们很看重大龙经济开发区锰矿资源和产业链配套优势。”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铜仁市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一见到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雄文,他便打开了话匣子。
2012年,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成新材料)落户大龙,主要生产电池用硫酸锰、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电池用代汞缓蚀剂等。
为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汇成新材料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研发力度。目前,生产的电池用硫酸锰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锰产能国内领先,电池用代汞缓蚀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在细分市场具有很强优势。
“公司正在进一步扩产,并延长产业链以及废旧电池、废渣综合利用。目前,已在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征地46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汇成电池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董雄文说,现首期项目已初步建成,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利税3亿元。
作为贵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大龙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培育以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为核心的首位产业,促使汇成新材料生产的电池用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产品已与园区内的中伟新材料形成长期供应关系,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另一边,在贵州格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瑞特)三期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
“三期项目将新建2条年产一万吨石墨化生产线和4条5000吨锂电池人造负极材料生产线,力争2022年达到年产4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目标。”格瑞特执行总经理向建军说。
2016年,格瑞特通过招商引资从湖南省落户大龙经济开发区,分三期建设项目。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实现石墨化负极材料年产能4万吨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年产能4万吨,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创利税4亿余元,提供就业岗位500至800余个。
2020年7月1日,格瑞特二期4号车间年产10000吨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顺利试产,石墨化加工能力提升到20000吨/年。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综合性企业,其生产的负极材料产品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主要应用方向,涵盖消费类电子及储能市场的应用领域。
“落户大龙经济开发区,主要考虑到区位优势,这里离湖南近,很方便。”谈及为何选择来到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投资,向建军说。
今年5月18日,大龙经济开发区集中签约项目共10个,总投资166.32亿元;集中开工项目共10个,总投资85.3亿元;集中投产项目共10个,总投资50.56亿元,为大龙经济开发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大龙经济开发区抢抓新能源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围绕首位产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综合回收研发利用一体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链基础上,针对性的补链强链,着力招大引强。”
大龙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局局长段立鹏说,目前,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大龙经济开发区已完善精准编制产业项目100个,梳理产业链目标企业80家,并先后对接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钨业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等锂电池材料制造龙头企业。
同时,大龙经济开发区还通过聚焦中伟新材料、西南能矿、格瑞特等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扩大产能,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依托龙头企业,先后与中伟新材料下游企业湖南金富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百思特下游企业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