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古瓢舞》“跳”进国家级非遗名录

【查看原图】
2016年5月1日,苗族村民在贵州省丹寨县非遗巡游活动中演奏《苗族古瓢舞》传统乐器“古瓢琴”。
2016年5月1日,苗族村民在贵州省丹寨县非遗巡游活动中演奏《苗族古瓢舞》传统乐器“古瓢琴”。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21年06月11日09:00

6月10日,在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申报的《苗族古瓢舞》入选传统舞蹈名录。

《苗族古瓢舞》始于唐宋之前,盛于明清之后,流行于黔东南州丹寨县雅灰乡境内的雅灰、送陇及排路三个苗族自然村寨。苗族古瓢舞活动多在春秋两季或节日举行,男古瓢手在前边拉边跳,女性则排成一字形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舞步为每节三拍、六个音,左右脚各起三步;手摆于胸前,作生产劳动的动作。她们头戴银角,身穿绣有彩色抽象的龙、鸟,衣角缀有白羽毛。现场演奏的舞曲有邀约曲、赞美曲、欢舞曲、生产劳动曲(尤其反映渔猎内容的)和分别曲。(图/文 黄晓海)

分享到:
(责编:吴锋、陈康清)

图片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