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风水镇:水灾无情人有情

连日来,桐梓县风水镇的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连连说“谢谢”,大家终于可以过一个祥和的中秋节。
9月12日凌晨3时12分,风水镇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其中木艾村最大降雨量为222.9毫米),持续近6个小时的强降雨,导致风水镇辖区9个村出现不同程度灾情,镇内多数地方供水、供电、交通运输、通讯等中断。
洪水滔天。
洪水袭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镇党委在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启动III 级防汛应急响应的通知后,预判防汛最不利情况,立即成立由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挂村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就全镇防汛应急工作开展紧急安排部署,抢抓防汛应急的先机。一是突出重点。立即部署紧急召回全体镇村干部,下沉村组,以村为单位,对辖区内水库、山塘、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3个斜坡点展开全面巡察监测,同时对危旧房居住对象、留守老人、困境儿童等提前规划转移安置前期工作;二是及时预警。镇水利站、应急办及时对接气象部门,密切关注镇内雨情,对辖区内的隐患区域和重点对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储备物资。按照抢险救灾要求,清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准备好雨衣、雨具、通讯设备、应急电筒、报警设备、宣传引导用具等应急物资,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抢险。
在镇内降雨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镇党委组织全体在镇应急值守的镇村干部,按照预案部署开展防御工作。一是靠前指挥,关口前移。镇党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开展重点隐患区域和重点人员转移安置工作,采取投亲靠友和集中安置两种方式,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271户1120人,特别是虎脑村金竹窝陈大财户,在副县长杨俸贵率领的灾情检查劝导组将其劝导撤离后,该区域再次发生重大泥石流,将房屋全部淹没,有效挽救了该区域6户24人的生命。“9·12”特大暴雨过程中,在镇内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处出现轻度垮塌,13个风险斜坡内有1处严重多次滑坡(虎脑村一组金竹窝风险斜坡陈大财户处)和4处出现轻度滑坡,其他地方发生68处滑坡的情况下,均未出现人员伤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二是紧急联动,合力抗灾。在县委书记陈钊的安排调度下,县长易贤、副县长杨俸贵、李文卫到现场指挥,镇党委政府同县应急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执法局、县公安局等救灾部门合力攻坚,在精准研判,组织党员干部160余人,针对灾情严重的虎脑、木艾开展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组建起交通保畅、群众转移、后勤保障、消毒消杀、供电供水保障等工作队伍,立即对受灾区域开展水、电、路抢险工作和剩余隐患区域群众转移工作。经过一天一夜的抢险,抢通公路3条,清理公路2条0.9公里,护送68名学生到学校就学;恢复5个村33个村民组供电供水。
灾情。
清淤。
紧急转移群众。
在雨情基本缓解和抢险工作顺利开展的情况下,镇党委逐步转向灾后群众的安置工作上来,成立安全保障、交通运输保畅、饮水安全保障、电力通讯抢修、灾情统计、后勤保障、舆情信息防控等七个工作组开展灾后处置工作。一是分类处置。针对住房受灾的户数,对前期转移安置的271户1120人,根据现场研判情况,对安全风险已经解除风险的户数组织灾后自救工作,对隐患区域对象继续实行转移安置外,同时开展转移安置户数的包保工作制度,争取应急物资大米3吨、油100桶、棉被70床,确保转移安置户数生产生活所需;针对公路损毁情况,即组织镇内力量,对辖区内公路设施进行排险和清理工作;针对供电中断问题,落实突击抢修分队,对供电中断区域紧急抢修,截止9月14日09:00全镇除15户群众外,供电已全面恢复。针对饮水工程损毁情况,立即着手全面排查并紧急疏通饮水管道,同步做好群众宣传解释工作;针对灾情区域出现牲畜死亡的,一律按照要求实行无害化处置,同时由卫生院对灾情区域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消毒消杀工作;针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由挂村领导带队,做好群众的沟通解释工作。二是精准灾情。摸排上报受灾情况,按照受灾的住房、公路、供电、供水、通讯、粮食作物、经济损失等进行分类统计,确保灾情信息上报精准,同时针对受灾农户开展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摸清群众灾后重建的意愿,便于后期精准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三是主动对接。争取资金项目开展灾后重建。积极向县政府报告紧急划拨应急救灾资金20万元,争取县交通局解决紧急抢修资金10万元用于公路、供水的紧急抢修工作;同时主动对接保险公司,按照灾情理赔的相关要求核实灾情情况;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饮水工程修复资金对口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来不及了,就在现场吃了盒饭又赶紧抢险救援。”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志愿者服务。
当前,风水镇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风水镇人民政府供稿、图由当地干部群众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