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贵阳市乌当区阿栗村的7000多亩科技杨梅挂果成熟,村民刘雄与表哥在杨梅林中忙得不亦乐乎,除了负责采摘杨梅运到市场以外,他还要招呼游客现场采摘新鲜杨梅。记者观察到,来往阿栗村采摘杨梅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个毗邻城区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阿栗村位于贵阳市东郊,属国家级一级水资源保护区,全村以种植水果为主,现有杨梅7000余亩。预计今年杨梅产量将达400余万斤,目前市场价格在8-10元之间。刘雄是土生土长的阿栗村人,与杨梅打了20多年交道……
7月15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永乐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内人声鼎沸,永乐村的果农们正将刚刚采摘下来的艳红桃出售给水果商贩。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距离市中心仅二十余公里。近年来,永乐乡大力发展无公害果蔬种植,目前桃树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每年桃花盛开和鲜桃成熟之时,都会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赏桃花、摘鲜桃,贵阳市民在感受乡村田园生活乐趣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额外增加了一份收入……
7月20日,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马坝鲜食葡萄采摘观光园内,葡萄园管理员胡增业正和同事查看葡萄长势。园内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还需沐浴大约一周的阳光才会陆续成熟,等待前来游玩的游客品尝采摘。 据了解,该鲜食葡萄采摘观光园成立于2006年,是禾丰乡长红村2000余亩无公害、标准化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的一部分。目前,该基地拥有优质鲜食葡萄210亩、加工葡萄1800余亩,解决周边农户就业100余人,带动长红村73户农户种植葡萄220亩,有效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5月25日至27日,省级一类大赛——“七星太极古茶杯”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暨贵州省第五届古树茶斗茶赛在“中国古茶树之乡”毕节市七星关区举行,贵州省内12支代表队共76名选手参加古树茶加工技能大赛,45家企业选送的70个茶样参加古树茶斗茶赛。 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来抓,贵州茶品牌传播力显著增强……
5月14日,贵州乡村美食大会息烽赛区暨第一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贵州赛区正式启动。息烽县10个乡镇及街道办的美食烹饪大师纷纷晒招牌、亮家底,色香味俱佳的名宴名菜吸引了广大食客前来品鉴。 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梯田美景和特色山寨共同构成了美丽的乡村画卷,也创造出了璀璨多姿的美食文化……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这个时节,仡佬族人有上山摘斑鸠树叶做斑鸠豆腐的习惯。大暑时节仡佬媳妇徐夙,提着竹篮、拿上镰刀,上山采摘斑鸠树叶为大家做斑鸠豆腐,据她说,当地仡佬族人非常喜欢这种食物,在贵州务川县多家小吃店、农家乐都有这样都特色美食。 制作斑鸠豆腐非常简单,用新鲜的斑鸠树叶加上适量涨开水和草木灰过滤水,将树叶汁液常温静置30分钟左右即可凝固成为豆腐状……
清明前后,在思南县,人们都会做一种独特的传统美食——“清明粑”。传统的食材、精制的馅料、恰当的火候,让大家在软糯清香当中品尝明媚春天的味道,记住乡愁,品鉴美味。 清明将至,走进思唐街道文化社区烟市巷子陆家清明粑制作加工作坊,清明粑制作人罗永碧和丈夫正在屋子里忙着准备清明粑制作的材料,一丛丛碧绿的毛茸茸的植株、顶端开着小黄花的野菜,就是做清明粑的主要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