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社长马跃峰往日报道贵州工作期间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采编主任黄 娴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程 焕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苏 滨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 记者陈隽逸往日报道个人报道集
沿二十八道拐的盘山路辗转下行,壁立千仞的悬崖之下,便是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凭借乌江源百里画廊的自然风光、苗族村寨的独特资源,干部群众一起奋斗,甩掉了贫困帽子,…
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毕节市曾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
炎炎夏日,爽爽贵阳。一场盛会,让各方目光汇聚于此。 7月8日至9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如约而至。本届论坛围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8日至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本届论坛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本报贵阳7月8日电 (记者马跃峰、汪志球、程焕)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方圆775平方公里的贵州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是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的栖息地。今年以来,梵净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
2020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3%,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超70%,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超187%。在260平方公里的辖区,集聚了海康威视、大华、超聚变等近600家高新技术企业,逾千家科…
核心阅读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切实解决人口集中流入地区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近年来,河南郑州部分地区人口规模持续增大,如何确保每…
引 子 一入太行,一路远望,山如奔马,倏忽而过。经河北省阜平县城,向西40公里,进入深山沟。公路蜿蜒,车上高岗,半山腰闪出一个广场,迎客石上镌刻着红色大字——顾家台。 2012年12月29日下午,党的…
2022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由东馆“徽文馆”、西馆“博文馆”组成,功能上与主馆“宣文馆”形成补充,新增“汉字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