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中國化學會第六屆納米化學與能源材料研討會在貴陽開幕

2025年09月27日11:3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9月26日,由中國化學會納米化學專業委員會和貴州民族大學共同主辦,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協辦的“中國化學會第六屆納米化學與能源材料研討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開幕。

本次會議以“納米科技新維度·能源材料新范式:原始創新與產業躍遷”為主題,匯聚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百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術領軍人物與青年學者,以及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和創新型公司代表,共計50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大會圍繞“雙碳”目標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針對納米化學與能源材料領域的前沿動態、核心難題與未來方向展開深度研討,帶來學術高度與實踐價值兼具的思想碰撞。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張錦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會議主席唐智勇,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院長、朱嘉教授,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同景集團董事長吳先紅,屹創科技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周民等學界翹楚和產業界人士出席本次會議。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呂國富教授致歡迎辭,校長、黨委副書記吳一文教授主持開幕式,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大會主席唐智勇發表講話。

呂國富向與會嘉賓介紹貴州民族大學辦學概況、化學工程學院的發展歷程、學科方向及成果。他指出,本屆研討會“緊扣時代脈搏,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對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納米科技與能源材料的深度融合,將為破解全球能源環境挑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動力。他誠摯邀請各位嘉賓在參會之余,感受貴州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濃郁的民族文化。期待專家們能進一步為貴州的事業發展、為貴州民族大學的學科建設傳經送寶、建言獻策。

呂國富致歡迎辭。

呂國富致歡迎辭。

吳一文表示,貴州民族大學有幸承辦中國化學會第六屆納米化學與能源材料研討會,充分體現了學界及各位同仁對學校的關心和信任,必將為相關學科的建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啟迪。學校將竭盡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和保障工作,確保各項議程順利、圓滿完成,達成會議預期目標。

吳一文主持開幕式。

吳一文主持開幕式。

唐智勇代表主辦方對與會者表示衷心感謝。他高度認可會議落地貴州的價值,指出這不僅是對西部科技發展的有力支持,更將為貴州帶來全新機遇。同時,他也充分肯定貴州民族大學作為西部地方高校,緊扣地方需求培育獨特優勢,並成功探索出“民大+名校+名企”融合創新模式。

唐智勇講話。

唐智勇講話。

開幕式后,大會報告環節啟動。本次會議設置48場報告,聚焦納米化學與能源材料的多項前沿進展與核心議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率先作特邀報告《雜化材料及其電池安全應用》,聚焦新能源材料的產業化突破,為推動雜化材料從實驗成果走向實際應用提供了扎實的學術參考。

朱美芳作報告。

朱美芳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劉忠范教授以《超級蒙烯材料:從概念到產品和商品之路》為題,針對產業痛點,攻克材料性能難題,筑牢石墨烯規模化應用基礎等進行深度解析。

劉忠范作報告。

劉忠范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張錦教授圍繞《人工智能革新材料科學研究范式》主題,探討學科交叉的創新路徑,推動材料科學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迭代升級,提供了兼具理論與實踐價值的創新路徑。

張錦作報告。

張錦作報告。

本屆研討會將通過會議報告、特邀報告、小組討論、牆報交流等形式,圍繞納米化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領域,充分體現“學科交叉、產學研協同”的會議特色。接下來各分會場將圍繞上述熱點議題開展報告與交流,牆報展示也呈現眾多優秀研究成果,為參會者搭建起全方位、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平台。(文/圖 陶陶)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