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烏當區:學干結合 助力鄉村振興與民生改善

2025年07月14日16:48 |
小字號

今年以來,烏當區始終堅持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舉措,秉持學查改貫通、知信行統一的理念,積極推動作風建設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以黨員干部作風的切實轉變,激發干事創業的新動能,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深學細悟,夯實思想根基

在學習教育階段,烏當區依據不同層級干部特點,分級分類開展學習活動。重點圍繞縣級領導、科級干部、黨員“三個層面”,扎實推進學習研討。數據顯示,近期舉辦的10期主題培訓班共培訓黨員、干部530人。

尤為突出的是,將學習教育與作風整肅工作緊密結合,同步推進、一體部署。通過召開干部作風整肅大會,進一步加大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力度,印發並解讀《烏當區改進干部作風十條(暫行)》,針對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破解措施,構建起從指導、監督到處罰、警示的閉環管理制度。

區級學習教育專班採用以案說紀的方式,為鄉科級干部開展專題輔導,並安排年輕干部列席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同時對村(社區)黨員干部的學習進行示范指導,促使全區黨員干部深刻領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豐富內涵。

烏當區下壩鎮綜合運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支部集中研討、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活動,並進一步擴大理論學習中心組旁聽列席范圍,積極組織年輕干部參與其中。全鎮11個黨支部累計開展專題學習40余次,覆蓋300余人次,通過多種途徑查擺問題20余條,為作風的有效轉變明確了方向。

實干擔當,展現作風轉變成效

烏當區積極踐行“四下基層”理念,以群眾滿意為核心導向,從開門查擺、開門整治、開門服務三個關鍵方面發力,扎實開展開門教育,及時發現並解決各類新問題,切實將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以優良作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群眾能夠切實感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實惠。

 “過去動員拆除危房時,群眾配合意願較低,如今黨員干部率先拆除自家危房,然后拿著問題台賬逐戶做工作。”百宜鎮場上村黨支部書記江濤指著記錄著50余處殘垣斷壁的排查台賬介紹,面對村民劉斌家院壩中堆積多年的建筑廢料,村“兩委”摒棄簡單的直接清理思路,主動擔當作為,結合當地避暑旅居產業發展規劃,為其量身定制“避暑旅居 + 民宿改造”方案。

當看到16間客房在兩個月內創收5萬元后,劉斌主動清理砂石、建起休閑長廊,他感慨地說:“干部實實在在地幫我們謀劃發展出路,這樣的整改我們全力支持!”

學習教育所激發的實干風氣,有力地促進了環境治理與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污水治理生態池的建成不僅顯著改善了村容村貌,還催生出垂釣基地、農家樂、民宿等多元產業,進一步拓寬了村民的收入渠道。

“作風轉變不能只是一陣風。”江濤表示,接下來,場上村還將持續深入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及衛生家庭建設工作,通過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積極宣傳引導群眾自覺參與鄉村共治,共同推動村庄從“短期清臟”向“長期清潔”轉變,努力實現場上村“靚起來”、村民“富起來”的目標。

百宜鎮相隔20多公裡的下壩鎮,黨員干部在“兩清兩改兩治理”及衛生家庭建設中勇當先鋒。累計開展“村庄清潔行動”100余次,動員1400余人次參與,以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從“一旁看”轉變為“一起干”。在“積分制”與“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中,村干部以身作則,2025年全鎮8個村1700余人次參與積分,累計積分達20000余分,有效促進了文明鄉風的形成。

當前正值盛夏,烏當區的避暑旅居產業蓬勃發展,旅居証辦理成為一大特色服務。烏當區聚焦群眾辦理旅居証照時面臨的材料繁多、來回奔波等難題,創新推出“旅居聯辦直通車”服務。整合市場監管、衛健、消防、公安等多部門資源下沉到鎮,為群眾提供“旅居一件事”聯辦服務,實現旅居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証等8個高頻事項“一套材料、並聯審批”。

借助“雲坐席”、微信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遠程指導區鄉村三級幫辦代辦員,輔助村民提前准備申報材料,有效避免材料“回爐”,實現跑動成本“歸零”。群眾辦理民宿証照的跑動次數由8次壓縮至1次,申報材料由26份減少至14份,辦理時限由21個工作日縮短至13個工作日,高效辦結民宿証照150余家,群眾滿意率達到100%。

烏當區各級黨員干部積極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實際行動彰顯作風轉變,成為鄉風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實現從“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的轉變,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聚焦民生,整治突出問題

群眾關心的問題,諸如停車是否便利、食品是否安全、就醫是否便捷……這些看似平常的身邊事,正是烏當區各部門聚焦民生領域,重點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關鍵所在。

此前,新光路街道順海村葉家庄新村苑7棟由於早期規劃建設存在不足,加之居民汽車保有數量急劇增加,導致小區長期存在消防通道被私家車佔用的問題。這不僅給村民的日常出行帶來諸多不便,更對消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順海村委會堅持問題導向,將消防通道改造項目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全力推進。經過多方協調與不懈努力,該項目於2025年4月中旬正式啟動,並於5月27日順利完工。

如今,新修建的消防通道不僅完全滿足消防車輛通行要求,還在周邊區域增設了停車位。既有效緩解了停車壓力,又切實保障了消防安全。

在烏當區新添集貿市場,烏當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正在對鮮肉、豬肉制品進行嚴格抽檢。為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持續提升肉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烏當區市場監管局出重拳、下狠手。截至目前,已發現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16個,成功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17件,掌握制售假劣肉類產品線索14條。

持續以農村集貿市場、小超市、小食雜店等易發生風險隱患的經營者為重點主體,以米面糧油、蔬菜、畜禽、肉、蛋等熱銷食品為重點品種,督促食品經營主體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查過期食品、“五無”等食品。截至目前,已發現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38個,辦成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18件。

同時,對於整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干部作風不嚴不實等問題,敢於刀刃向內,充分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斷推動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烏當區醫共體總院以學習教育為契機,針對村民買藥難、村衛生室藥品短缺、用藥不規范等突出難題,持續深化中心(雲)藥房“五統一”管理模式,將全區1個中心藥房、13家成員單位和77個村衛生室的用藥需求進行整合,實施統一管理、統一配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安全地用上放心藥。全區藥品浪費率大幅降低,基層醫療機構處方合理率從50%-60%大幅提升至90%以上,大大提高了處方審核的效率。

烏當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錘煉優良作風,將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更多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答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烏當實踐貢獻力量。(烏當區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