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普定縣化處鎮戛臥社區:佛手瓜尖撐起致富傘

2025年07月14日13:19 |
小字號

在普定縣化處鎮戛臥社區,佛手瓜尖這一蔬菜已成為村民們的“致富尖兵”,撐起了村民的“錢袋子”,歷經近十年的沉澱與成長,從零星種植到規模發展,戛臥社區的佛手瓜尖產業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圖為村民正在掐採佛手瓜尖。

圖為村民正在掐採佛手瓜尖。

佛手瓜尖產業用近十年的時間証明,小小的蔬菜也能迸發巨大的能量。走進普定縣化處鎮戛臥社區的佛手瓜尖種植基地,連片的瓜藤綠意盎然。田壟上,工人們正在忙碌,靈動的指尖在鮮嫩的瓜尖中跳躍,一把把整齊的佛手瓜尖裝進竹筐。這生機勃勃的種植產業,為當地農戶鋪就了一條增收路。

圖為一名村民正在做瓜尖准備工作。

圖為一名村民正在做瓜尖准備工作。

種植戶袁有恆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從2018年開始,種了20畝瓜尖,每年付十幾萬的工錢后,大概還有18萬元錢的純收入。瓜尖採摘期長,可以從4月份到11月,一年有7個月的採摘期。

走進冷鏈物流中心,工人們正圍著剛運到的佛手瓜尖進行分揀、裝箱和搬運等工作,整個流程緊湊有序,新鮮的瓜尖正等著被送往各地市場。

3 圖為冷鏈物流中心裡,工人們正圍著剛運到的佛手瓜尖進行分揀、裝箱和搬運

圖為冷鏈物流中心裡,工人們正圍著剛運到的佛手瓜尖進行分揀、裝箱和搬運。

冷鏈物流中心的建成,不僅為種植戶破解了佛手瓜尖的儲存難題,更能鎖住新鮮品相與優良品質。據了解,該村目前已建成6個冷鏈物流中心,每天村民們將剛採摘的佛手瓜尖運至此處,經統一收購后發往全國各地。這些中心在高效運轉的同時,還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讓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充滿活力。

圖為村民正在掐採瓜尖。

圖為村民正在掐採瓜尖。

據貴州利鑫豐農產品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袁純海介紹,佛手瓜收回來以后最主要是打包環節,因為瓜尖很容易壞,所以打包需要是技術活,每天需要30多個人在冷鏈物流中心裡面工作。

化處鎮戛臥社區村民袁有琴在中心務工,做切菜、打包、折報紙、裝箱流水線工作,一天100多塊錢。她說:“忙不過來的時間加班,冷鏈物流中心就管晚飯。”

依托冷鏈物流中心的高效運轉,戛臥社區的佛手瓜尖得以暢通銷往全國各地,不僅讓銷售市場始終保持穩定,更拓展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圖為長勢茂密的佛手瓜尖。

圖為長勢茂密的佛手瓜尖。

“我們銷售主要以北方市場為主,每天出倉量在10噸左右,相當於要300戶農戶的產量才供得到我們往外銷售。”袁純海說道。

在戛臥社區,佛手瓜尖種植歷經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如今已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重要產業。回溯產業的起步,是少數農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引進種植,幾畝地的規模在當時看來微不足道,但正是這小小的開端,為后來的產業騰飛埋下了伏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逐漸掌握了佛手瓜尖的生長習性和種植技巧,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紛紛加入種植隊伍中來。從幾十畝到數百畝,再到如今的1500畝,嘎臥社區群眾用近十年的時間証明,小小的蔬菜也能迸發巨大的能量。

戛臥社區黨支部書記洪韌介紹,該村的佛手瓜尖產業是從2016年就有個別的農戶引進過來種,從幾畝一直演變到幾十畝,這種植物是多年生,種下去10余年都不用換種,只是平時注重一下病虫害防治,隨著經驗的成熟和銷售渠道的完善,村裡400多戶人家種植佛手瓜尖。

產業的壯大,不僅體現在種植面積的擴大上,也體現在對勞動力的吸納和帶動上。在這片1500畝的土地上,活躍著成百上千名勞動力的身影,他們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就業的機會,實現了增收。

據悉,嘎臥社區計劃成立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戶聚集起來,形成合力,全方位帶動產業發展,讓佛手瓜尖產業在規范化、規模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為社區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經濟效益。(普定縣委宣傳部供圖供稿)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