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寨壩鎮:機械助力跑出水稻移栽“加速度”

2025年05月16日09:19 |
小字號

眼下正值水稻移栽的關鍵時節,寨壩鎮多地掀起了水稻移栽熱潮,在機械化作業的幫助下,全鎮水稻移栽跑出了致富加速度,為糧食穩產、群眾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走進寨壩鎮丁山壩區,放眼望去,一大片平整、干淨的水田映入眼帘,水田中,村民正忙著搬運秧苗盤,整齊地放進插秧機,秧苗的“裝車”就完成了。農機手熟練地操作著插秧機起步、前進、拐彎。擺放在插秧機身后的水稻秧苗隨著插秧機前進的節奏,被整整齊齊地插入水田裡肥沃的泥土中,不一會兒,一整塊水田就穿上了嶄新的“綠裝”,秧苗吐翠,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我們一台機器,一天能插秧3到50畝,使用機械插秧,我們的人工會節省很多,栽種的密度比人工栽種的密度要大,產量也會更高,節省了人工一畝地大約在150元。”習水禾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肖鈞心信心滿滿地表示。

作為全縣為數不多的大壩區之一,一直以來,寨壩鎮圍繞丁山壩區打造高標准、高產量、高效益的農業發展思路,大力推廣全過程機械化作業模式,實行機耕、機種、機收,進一步提高農業發展效率,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機械化作業比以前人工作業成本要節省30%左右,產量產值的話也會提升20%左右,我們壩區大約在5月底就會完成插秧工作。”習水禾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肖鈞心表示。據統計,今年,寨壩鎮全鎮計劃種植水稻1.5萬畝,其中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2000畝,全年預計完成機耕機插機收作業面積1萬畝以上,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指導等舉措,為實現全年糧食穩產增效目標打牢基礎。

“為了提高山區農業機械化的水平,打通農機進田最后1公裡,寨壩鎮於2024年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縣級投入專項資金,我們項目購買了旋耕機、插秧機、收割機一共十余台,目前,在丁山壩區,我們已經實現了機耕機插機收,全程機械化作業全面覆蓋,預計在2026年,全鎮全程的機械化水平能夠達到50%以上,能夠有效減少土地撂荒和勞動力缺失問題。”寨壩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周軍軍表示。(習水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