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金:奮力將皂角產業打造成“金字”名片

皂角樹是中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野生皂角樹原產於中國長江流域,現分布較廣,中國從南至北都有其蹤影。皂角樹全身都是寶,近年來,皂角米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需求不斷增加,常常是供不應求。
皂角挂滿枝頭。王秀芳攝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的皂角產業起步較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織金縣貓場鎮川硐村村民李祥用傳統加工工藝,從皂角籽中分離出皂角米銷往東部沿海地區,就是織金最早加工銷售皂角米的典型例子。1988年,李祥帶著本地的天麻、杜仲等特產到昆明售賣。在市場上,他發現沿海一帶的商人都很喜歡貴州的山貨。李祥想起了小時候父親曾說,皂角米是好東西,熱天煮粥,可以消暑清火,冷天燉排骨,可以健脾滋腎。
皂角挂滿枝頭。
李祥暗自高興,趕回到家裡收購了100多公斤皂角,用傳統工藝,從皂角籽中剝離出皂角米,並拜托昆明的朋友向台灣、福建、廣東等商人推銷,果然被搶購一空,於是,當地群眾就紛紛開展了皂角米的粗加工。
然而,隨著加工規模越來越大,人們發現,當地零散分布的皂角樹,每年最多能提供100噸左右的皂角籽,相對每年數千噸的加工需求量,無疑是杯水車薪,於是,小鎮上從事皂角加工的人們紛紛從湖北、山東、山西等盛產皂角的省份購進原材料,運到貓場鎮進行加工,眾多當地群眾靠皂角米的粗加工致富。
經過30余年的發展,不僅織金縣貓場鎮現已成為全國皂角米業加工和交易最大的集散中心,全國市場銷售95%的皂角米均來自織金縣貓場鎮,而且織金縣委、縣政府還因地制宜根據織金及周邊區域適宜皂角樹生長的有利條件,已將皂角作為織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來抓,奮力將皂角產業打造成織金繼織金竹蓀和織金洞之后的第三張“金字”名片。織金現已成為中國皂角人工規模種植歷史最悠久和面積最大的縣域。
織金縣貓場鎮遠近聞名的皂角米粗加工產業,還源於當地有皂角樹。據統計,織金縣皂角樹齡在50至100年的古皂角樹有150余株,100至299年的有30余株,300至499年的有10余株,分布在全縣各個鄉鎮。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近年來,織金縣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不斷加大皂角產業投入。採取要素保障、林下套種、利益鏈接、產品研發等措施,著力做大做強做優皂角特色產業。
貴州省大力實施農村產業革命,進一步堅定了織金縣依托自身優勢,按照“一縣一業”的思路,織金縣選准皂角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特色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織金縣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推動皂角產業的發展,其中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基地務工、利益分紅等方式增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高漲。
目前,織金縣皂角種植面積已達50萬畝,涉及全縣的31個鄉鎮(街道辦),從事皂角米加工的企業有150余家,全年採集和加工皂角籽3900余噸,加工皂角米1600余噸,年產值超過4億元,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日本、新加坡以及東南亞國家,皂角米已然成為當地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寶貝”。2019年9月,貴州織金皂角米被國家農業部門認定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皂角刺。
走進織金縣貓場鎮,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大大小小的皂角米加工廠。在這個被當地人稱為織金“小貴陽”的集鎮上,不僅有150家左右的皂角米加工廠,而且也帶動了20余家物流公司的發展。
在織金尤其是貓場鎮,當地勞動婦女手工剝皂角米已成為一道亮麗的勞動風景。走進織金縣貓場鎮,三兩婦女圍坐在一起剝皂角米的場景隨處可見,她們穿著寬鬆的圍裙,圍裙兩邊的大口袋一邊放未剝的皂角籽,一邊放剝好的皂角米。從皂角籽中剝出完整的皂角米是一項“精細活”,目前還沒機器可代替,只能人工用手剝。
每天早晨從八九點鐘開始,人們就陸陸續續地來皂角加工廠裡拿經煮熟后的皂角籽回去加工(剝)。廠裡的工人們蒸煮、分類、烘干、稱重忙得不亦樂乎。經蒸煮過兩次再浸泡過冷水的皂角籽加工起來比較容易,這個活老人和小孩都能加工(人工手剝)。剝皂角米因為操作簡單且不費力,織金縣貓場鎮的農村婦女基本上隨時都系著一個圍裙,聊天、休息和散步時都在剝皂角米,這項勞動還特別受老年人們的喜歡。
織金皂角產業發展要素有保障。一是成立皂角產業發展辦公室,將皂角作為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產業。二是制定《織金縣2017—2020年皂角產業發展可行性報告》《織金縣2017—2020年皂角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三是實行“皂角產業”行政首長負責制,將“皂角產業”發展納入農民增收目標考核體系、列入縣對鄉鎮(街道)目標考核內容。四是出台縣級技術人員服務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考核辦法,確保技術指導到位。五是加大資金投入,確保產業發展有基礎保障。
等待烘干的皂角米。
過去,織金縣的皂角產業,基本上屬於“兩頭在外”,即從外地購進原料,粗加工的產品銷售在外。現在,這個局面已經在發生改變,從種植、粗加工、精加工、市場營銷到品牌塑造這個產業閉環正在穩步推進。
如今,織金不僅成立了皂角產業商會,還以貓場鎮為中心,引入企業推進全縣皂角產業的規模化、標准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其中,集研發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產品展示中心等於一體的“皂角小鎮”正在籌建中。(圖/文 劉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