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縣:“鏈”出產業優勢 “聚”合發展動能

五月,生機盎然、萬物可期,到處充滿著奮斗的氣息。當前,開陽縣正鉚足干勁、開足馬力,加速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
10萬噸氫氧化鉀項目開車儀式。
4月3日,開陽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開陽項目年產10萬噸氫氧化鉀項目開工儀式在開陽縣雙流鎮舉行,標志著開陽首條氫氧化鉀生產線正式建成投產。
該項目的建設不僅填補了開陽縣鉀肥生產空白,還將有力推動開陽縣傳統磷肥產業高端化轉型,助力新能源電池材料、特種肥料等產業發展,為全面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開陽縣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聚焦強縣富民,堅持把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大抓招商作為經濟工作的“頭號工程”,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抓實產業發展,加快項目建設,做大工業、做強農業、做優文旅,奮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串珠成鏈 鏈就產業“強支撐”
立足縣域產業基礎,注重分工協作,錯位發展、串珠成鏈。產業鏈的完善推動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聚焦資源循環利用。建設以“基礎磷化工、精細磷氟化工、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為主攻方向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圍繞資源深耕細作,當地不斷在產業鏈上補鏈、延鏈、強鏈,鏈出耦合循環新產業。貴州磷化開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磷礦石“變身”六氟磷酸鋰,得經過黃磷、五氯化磷、五氟化磷的轉化,再與氟化鋰合成后再進行純化干燥。產出的六氟磷酸鋰,相較於磷礦石身價翻了數十倍。推動精細磷化工發展,全力在勝威化工集團開陽基地,利用磷礦石等原材料,經過企業打造的“鈦—磷—硫—鐵—鈣—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變成了鈦白粉、磷酸鐵、磷酸一銨等系列產品。
2024年,開陽縣磷及磷加工實現產值280.15億元、佔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94.4%。隨著“磷硫鈦銅鐵鋰氟”耦合循環一體化項目上個月簽約落地,開陽縣今年將全力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不斷夯實資源優勢,同時,推動礦產資源就地轉化率達100%。精細磷化工成為支撐地方經濟加快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龍廣村河灣組朴宿民宿。
推動產業深度融合。開陽縣雲山茶海的露營基地,一頂頂帳篷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茶園旁。游客們坐在帳篷前,悠然自得地談天說地,享受著野餐的樂趣。孩子們在茶園間嬉笑奔跑,探索著大自然的奧秘。茶山頂的懸崖咖啡屋別具特色,人們一邊品嘗著香濃的咖啡,一邊欣賞著山谷和茶園的壯麗風光,游客將身心完全融入美好的景色之中。
“現在旅游不再是簡單的打卡景點,而是想找個風景優美又清靜的地方,真正放鬆自己。”來自貴陽的游客趙先生說道,同行的游客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以前去那些熱門景點,人擠人,體驗感很差。像雲山茶海這樣的地方,人少景美,能讓人真正享受旅行。”
隨著廣大群眾旅游觀念的轉變,露營旅游近年來備受青睞。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2139.7億元,預計2025年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02.8億元。開陽雲山茶海抓住這一趨勢,積極打造露營基地,完善配套設施,為游客提供優質的露營體驗。
隨著產業的發展,串珠成鏈的發展思路在廣袤的開陽大地開了花。在花梨清江村,成熟櫻桃甜如初戀﹔在南龍田坎村,高山雲霧帶動茶產業集群發展﹔在米坪大壩村,黃桃產業托起特色產業鏈……立足縣域資源稟賦,發展主導產業,培育特色產業。一個個產業串珠成線、連片成帶、集群成鏈,加速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城融合 項目建設“加速跑”
建好一批項目,搞活一片產業,帶動一方發展。
4月27日,貴州開陽“磷硫鈦銅鐵鋰氟”耦合循環一體化項目在開陽縣雙流鎮雙永村正式開工。該項目將補齊貴州省新能源產業鋰、鐵、銅等資源要素短板,大力提升貴州省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整體競爭力。
抓實項目建設,做強縣域經濟。“磷硫鈦銅鐵鋰氟”耦合循環一體化項目是2025年貴陽市首個百億級項目,是以磷為主導的全資源循環耦合產業示范項目。項目建設內容為140萬噸七水硫酸亞鐵聯產40萬噸鈦白粉、60萬噸磷酸鐵、60萬噸磷酸鐵鋰、15萬噸碳酸鋰、1萬噸氟化鋰、2萬噸六氟磷酸鋰、10萬噸銅冶煉、磷石膏分解制硫酸、熱電聯產項目、公輔工程項目。“項目落地之后,磷化集團新能源產業將實現鋰、鐵、鈦資源的自給自足,富余的碳酸鋰和七水硫酸亞鐵可供應省內其他新能源企業。”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亮說。同時通過重點扶持優勢企業和拳頭產品,完善優化基礎設施,構建良好的招商引資平台,改善區域營商環境,不斷夯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
推動產業發展,助農增收致富。貴州乾藏中藥材有限公司在杠寨國有林場流轉了2000畝林地,劃分了中藥材育苗區、種植區,還與貴州中醫藥大學開展研學合作,進行中藥材種植實驗,積極打造產學研基地。目前已種植黃連、黃精、竹節參、淫羊藿等中藥材600余畝,帶動當地100余名群眾在基地務工增收。
如今,開陽縣緊盯項目建設“牛鼻子”,推動城鎮化提質增速。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為縣域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稟賦優勢 打造旅居“新業態”
雲山茶海體驗。
“每年都有好多客人問我家有沒有開民宿,問的人比較多,今年,我們就將家裡的房間全部裝修開起了民宿,客人絡繹不絕。”據姚紅芬介紹,龍廣村風景秀麗,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來游玩,依托鄉村旅游帶來的人氣,自家開起了民宿。
寄情山水、放鬆身心,成為游客青睞旅居的動因,巧借旅居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有文章可做。
近年來,開陽縣龍廣村以“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盤活農村閑置房20余棟,讓戶主變身股東,帶動周邊群眾變身服務員、導游,形成“一產帶三產、三產促一產”的良性互動。
稟賦資源優勢,做強康養產業。開陽縣依托氣候資源、臨江沿河、水東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康養等優勢,以“候鳥式”民宿、工業民宿為基礎,採取“自下而上”、優中選優的方式,評選出思路方向清晰、基礎條件較好、群眾意願較強的高寨、雙流、米坪、花梨、南龍等鄉鎮作為旅居產業示范點,逐點位制定完善旅居“兩圖一清單一規劃”,明確主題定位、運營模式、業態布局、服務配套、環境整治和核心吸引物,打造民宿產業,提升旅居新業態。
據悉,開陽縣累計打造旅居民宿325棟,房間2126個,床位3376張,今年床位達7000余張,力爭到2026年,床位達1萬張,戶均增收5000元。
立足山地特色,做強縣域經濟。採取產業串珠成鏈、項目加速奔跑、產城鄉融合發展、打造旅居新業態的舉措,走出一條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之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圖\文 楊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