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鬆桃:14.24萬畝油菜迎採收 農機助力顆粒歸倉

5月12日,鬆桃苗族自治縣的油菜迎來採收期,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收割油菜,一台台收割機穿梭在田間,極大地提升了油菜收割效率,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夏收景象。
在寨英鎮羅家寨村“稻-油”輪作種植基地,到處是金黃色的油菜。一台收割機忙碌在田間,不時傳來轟隆隆的聲響,收割機所到之處,不僅把油菜收割好,同時把油菜杆粉碎還田。村民把收割好的油菜籽進行晾晒、去雜質后榨油。
村民在駕駛收割機採收油菜。
“以前收油菜,4個人一天只能收1畝,現在用機收一天可以收40多畝,大大地節約了時間,也節約成本。”鬆桃苗族自治縣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運炳說。
據了解,鬆桃苗族自治縣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於2022年成立,配備了水稻耕、種、管、收的一整套機械化設備,並培養農機手開展社會化服務。當前,鬆桃大力推廣“稻-油”輪作模式,收割油菜與水稻的設備可以通用,該合作社負責在寨英鎮及周邊鄉鎮開展收割油菜的社會化服務。
“目前,天氣比較好,我們正在機械化收割羅家寨村500畝的油菜,現在已接近尾聲,鄧堡片區還有1000多畝等著我們機收,接下來其他鄉鎮有機收需求的,我們再去幫他們收油菜。”鬆桃苗族自治縣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運炳說。
村民在駕駛收割機採收油菜。
目前,除了寨英,普覺、迓駕等鄉鎮,桃苗族自治縣的其他鄉鎮也都成立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當前正忙著開展油菜收割社會化服務,助力油菜搶收。
當天,銅仁市農業農村局及鬆桃農業農村局的農技專家對羅家寨村的油菜開展測產驗收,通過測算田塊種植油菜的株距、行距及計算成熟油菜的角果數、粒重等數據進行臨田測產,實測收割。
“今天,我們在羅家寨對油菜淺旋耕直播技術進行了驗收,通過理論測產和實割實收,油菜平均畝產達到了218公斤,這項技術它的產量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值得在我們全縣推廣和應用。”鬆桃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吳捷說。
村民在晾晒油菜籽。
鬆桃大力推廣“稻-油”輪作模式,油菜採收后將推進水稻種植,通過不斷提高水稻、油菜種植規模化、機械化水平,實現綜合單產穩步增加,助力糧油豐產豐收。
“今年,鬆桃縣種植了油菜14.24萬畝,主要採用‘五良’措施保障油菜面積穩產增收,現在忙著採收油菜,以農機合作社作為主體開展機械化油菜收割,保証油菜籽及時顆粒歸倉。”鬆桃苗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劉恆說。(圖/文 謝慧芳、戴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