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護士節 | 做患者心靈的“守護者”

護士節來臨,筆者探訪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洒在整潔的病房裡,患者們圍坐在一起畫畫、下棋、做手工、運動等,護士們穿梭其間,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用專業與溫度,與患者融洽互動。
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護士與患者一起做工娛活動現場。
“剛聽說孩子要住精神科,我心裡有些忐忑。”患者家屬周女士說到,“但看到護士每天陪孩子聊天,帶他做治療,參加各種工娛活動,孩子從一開始的抗拒到願意與護士分享他的感受時,我才放下心來。”
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護士在給患者做VR治療。
周女士的孩子小晏(化名)今年15歲,是一名初二學生,在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被診斷為抑郁發作。“剛來我們科時,他總躲在母親后面,不敢與任何人溝通交流。”精神心理科護士楊文鳳說,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並配合心理疏導,孩子有了很大改善。“他會主動來找我們聊天,和病房的其他小朋友共同進行工娛活動,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護士在給患者做光照治療。
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組團式”幫扶下,2023年3月,獨山縣人民醫院成立精神心理科,是同時具有門診和病房的特色心理專科,填補了醫院在這方面的空白。
“很多人以為我們的工作只是發藥、打針,但其實每個環節都藏著‘心’功夫。”精神心理科護士長姚倫婭說,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尤其注意傳遞出安全與希望。護士們不僅是治療的執行者,更是患者心靈的“守護者”。
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護士帶領患者做康復運動現場。
在精神心理科,護理團隊除了做好患者的基礎護理、執行醫囑用藥、心理治療之外,還負責為患者進行物理治療,如光照治療、VR治療、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等多項工作。目前,精神心理科有7名護士,其中2名護士獲得心理咨詢師証書,1名護士獲得國家中級心理治療師資質。
每天清晨的床頭交接班,她們會細致觀察患者的表情、語氣變化。針對不同患者的需求,護理團隊會制定個性化方案。對抑郁患者,引導其表達感受﹔對焦慮患者,通過呼吸放鬆訓練幫助緩解緊張﹔對康復期患者,開展“工娛及團體活動”。
“醫院房間安靜,還有書。”“謝謝周虹護士讓我認清自己內心的一方面,教會我要愛自己,非常感謝。”“在住院期間護士姐姐們都很熱情,都很溫柔,尤其是楊文鳳護士,在我有疑問時總能幫助我解答。”病房裡的“意見本”寫滿了患者的心理變化與感受。開科兩年來,科室無投訴,患者滿意度達90%以上。
“我們或許沒有大醫院的設備先進,但我們更懂基層患者的需求。”姚倫婭說,“當看到患者從眼神空洞到主動打招呼,從拒絕治療到規劃未來,就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在獨山縣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護士們日復一日堅守崗位,以專業為帆,以共情為槳,為每一顆受傷的心靈搭建起駛向康復的港灣。(圖/文 楊承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