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石阡:水稻育秧正當時 機械育秧成首選

隨著氣溫升高,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各地陸續啟動今年的水稻育秧工作,繼續推廣水稻集中育苗,確保水稻秧苗質量,保障糧食安全。
石阡縣本庄鎮樂橋村一處水稻集中育秧點。
4月7日,在石阡縣本庄鎮樂橋村一處水稻集中育秧點,自動化水稻盤育秧播種機有條不紊地輸送秧盤,工人們隻需放上育秧盤,添加稻種、加土,機器便迅速完成填土、播種、覆土等一系列工序,制作出一個個規格統一的標准化秧盤,運往田間集中培育,為接下來的機械化插秧做好充分准備。
標准化秧盤。
石阡縣本庄鎮樂橋村村民王安明說:“我們通過機械育苗,一天可以育300多畝,人工一天一畝都育不起。”
2020年以來,石阡縣開始大面積推廣水稻集中育秧,通過無紡布缽苗育秧、藥劑拌種等技術應用,育出的秧苗出苗整齊、秧苗壯、病虫害少、移栽后沒有返青期。同時,集中育秧的秧盤還可以實現機械化播種,節省了人力、時間等成本,群眾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石阡縣本庄鎮樂橋村村民樊正安說:“給我們帶來的就是活少了,節約成本,秧苗有保障,不怕壞,也不用擔心沒有秧苗栽。”
村民正在給秧盤蓋膜。
這兩天,在低緯度的石阡縣大沙壩鄉大沙壩村,水稻育秧工作也正在進行。該村今年水稻育秧共有1000畝,採取分批次進行,第一批次針對農戶的水稻田,第二批次針對稻油輪作,目前正在進行第一批次的水稻育秧工作。
村民正在給秧盤蓋膜。
水稻作為糧食主要農作物,石阡縣繼續圍繞“穩面積、提單產、增效益”的目標,積極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持續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緊盯各項工作的時間節點,抓好農業物資儲備、農機調配、早稻播種、病虫防治等關鍵環節,統籌推進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等工作,確保糧食穩產增收。今年,石阡縣水稻種植面積達16.71萬畝,有4個水稻集中育秧點開展水稻集中育秧作業,示范作業面積達20000畝,輻射帶動全縣所有鄉鎮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預計5月上旬開始移栽秧苗。(圖/文 楊文美、黎祖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