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啟未來,AI時代的中國力量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組織開展“蓮山學子”主題班會

為引導學生緊密跟隨人工智能發展浪潮,點燃科技創新的熱情之火,樹立起為黨和國家奉獻青春的崇高理想,近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多彩人生”輔導員工作室精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智啟未來,AI 時代的中國力量”主題班會。校黨委書記熊世桓,黨委副書記、校長歐陽恩良出席班會。
班會課現場。
“舞動未來”環節中,由獲得全國機器人大賽三等獎的徐豪、田海穩、許靜雯等同學展示了身著布依族服飾的機器人,在音樂的節奏下翩翩起舞,將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完美融合,寓意著從扎根傳統文化到科技創新的跨越與融合。舞蹈結束后,學生們分組體驗了AI編程互動,通過簡單的代碼指令讓機器人完成民族舞蹈動作,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與文化結合所帶來的震撼與魅力。
“智馭未來”中,“多彩人生”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許丹通過“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講解了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展現了智慧交通的高效與便捷,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為交通出行帶來的革命性變化。隨后,同學們體驗了雷達車載系統小車,憑借精准的雷達探測與智能導航技術,小車在復雜的道路環境中自如穿梭,仿佛置身於未來交通的奇妙世界。
展示現場。
在“視界拓展”環節中,同學們感受了虛擬現實技術,通過VR眼鏡漫游數字博物館,指尖輕觸就能讓千年壁畫重現光彩,感受了科技打破現實的束縛。當虛擬與現實交織的瞬間,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和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
“DeepSeek探索之旅”環節中,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李昌強調,我們不只是看到了技術的前沿突破,更看到了中國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日益嶄露頭角的力量,每一項創新都源於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決心與智慧,而每一項技術的落地與推廣都離不開我們身邊每一位學子的辛勤努力。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副院長劉彥教授還現場演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技術快速生成一份PPT文稿,讓在場同學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校長歐陽恩良上班會課。
歐陽恩良指出,作為新時代青年,同學們肩負著科技強國的重任,也擁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希望同學們能夠以DeepSeek等前沿科技為榜樣,勇攀“直挂雲帆濟滄海”之科技浪尖,以“追風趕月莫停留”的精神,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校黨委書記熊世桓上班會課。
熊世桓表示,在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而人工智能無疑是這一領域的“新引擎”。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場深刻的科技革命。我們要用好AI技術,讓同學們在實踐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好奇心,培養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精神,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聚力領航、矢志創新、培根鑄魂,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堂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收獲頗豐。22級軟件工程班徐豪同學說:“在‘舞動未來’環節中,仿生機器人以布依族舞蹈與街舞動作的融合表演,徹底顛覆了我對科技的認知。當金屬關節劃出優美的舞蹈姿勢時,我突然意識到科技可以是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載體。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鳴,它們相互交織、相互映襯,共同展現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
展示現場。
22級人工智能班潘先曼同學表示,我們正共同見証一個前所未有的科技時代: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世界。作為新時代青年,肩負著科技強國的重任,也擁有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青年人應該勇於擔當,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為國家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22級軟件工程班田海穩同學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這樣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個人的成長與時代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作為青年人,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圖/文 許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