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

治防兼施,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
2025年03月30日08:22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沒有開腹,2公分的胃間質瘤連同胃壁全層完整切除。這是畢節首例內鏡下胃全層切除手術。用猶小乙的話說,這叫“鑿壁取瘤”!

猶小乙是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去年7月,54歲的孫女士因長期腹脹前來該科室就診,經超聲胃鏡檢查和CT掃描,考慮為胃間質瘤,大小約2公分。

手術現場。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手術現場。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患者病灶沒有癌變及淋巴結轉移,使用內鏡微創技術可以完整切除,但手術難點也很多。”猶小乙解釋,既要完整切除病灶,又要注意術中氣腹的處置、防范術中及術后出血,還要確保創面嚴密縫合。

面對諸多挑戰,脾胃病科團隊做了周密的術前准備。最終,在麻醉科緊密配合下,猶小乙採取主動“人工穿孔”的方法,實現瘤體完整剝離。“手術十分成功,患者休息了3天,就出院正常飲食了。”

鑿壁取瘤,是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優質醫療的生動縮影。作為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培育單位,該科室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以“中醫為龍頭,西醫創一流”為目標,不斷強化專科建設,致力於為患者提供高質量中西醫結合服務。

患者與家屬送來錦旗。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患者與家屬送來錦旗。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中西結合 優質診療惠民生

“腸道多發息肉,其中直乙交界、直腸中段、直腸近肛管三處病灶高度懷疑癌變。”不久前,陸先生因“大便不成形”前往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就診,腸鏡檢查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幸運的是,經過詳細評估,該病灶尚屬早期階段,具備內鏡下切除指征。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猶小乙決定將多處病灶一次性處理,遂成功實施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完整切除了腫物。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屬於四級手術,需要操作者具備高超的手術技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脾胃病科消化內鏡中心,這類手術已經能常規開展。”猶小乙頗為自豪。

精湛技藝的背后,是人才培養的久久為功。多年來,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堅持“送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努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以猶小乙為例,參加第六期“黔醫人才計劃”學成歸來后,已大量開展內鏡下三、四級微創手術,極大豐富了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手段。

義診活動現場。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義診活動現場。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醫療成本更低。”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王旭東表示,為更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該科室已建成目前畢節規模最大、診療技術最全面的消化內鏡中心,每月開展內鏡下微創手術上百例,其中三、四級手術佔較大比例。

除先進的西醫診療技術外,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還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常規開展龍骨灸、腹針療法、平衡火罐、溫通撥筋、中藥硬膏、穴位埋線、銅砭刮痧等多種中醫特色療法。

“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脾胃病科常見疾病之一,單獨西藥治療療效局限。科室通過自制中藥膏方、穴位敷貼、耳穴埋籽等中醫綜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王新陸國醫大師學術繼承人、畢節市青年名中醫羅天賜說。

針刺配合灸法治療常見虛寒型功能性胃腸病效果顯著,放四縫對於脾胃虛弱、消瘦的小兒疳積患者尤有療效……在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不打針、不吃藥的中醫特色療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健康科普 早防早治護安康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但早期症狀不明顯,很難及時發現。”3月21日,王旭東以“大腸癌——最容易預防的癌症”為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為畢節1000余名公安干警普及大腸癌早篩早治知識。

王旭東告訴記者,大腸癌主要由腸息肉演變而來,而息肉發展為腸癌需要5至15年的漫長時間,這為“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且早期腸癌治愈率可達80%以上。然而,因主動篩查發現的早期癌隻有不到10%。

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畢節市中醫醫院供圖

活動現場,王旭東結合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剖析了大腸癌的發病機制、早期不易察覺的症狀,以及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干警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受益匪淺,深刻意識到了大腸癌早篩早治的重要性。

為提高群眾主動篩查意識,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專門組建大腸癌防治科普團隊,深入機關、社區、鄉村開展義診和科普活動,為群眾答疑解惑。而大腸癌防治,只是該科室開展健康科普活動的內容之一。

作為集臨床、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培育單位,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始終將健康科普作為重點工作,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發布科普文章和視頻等方式,積極向公眾普及脾胃病預防、治療和日常調理知識。

“春節后警惕‘消化道危機’,胃腸鏡檢查不容忽視”“一種並不少見的直腸小‘息肉’——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借助畢節市中醫醫院微信公眾號和短視頻平台,為群眾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內容。

“科室還將健康科普融入日常診療,通過診間溝通、宣傳手冊等形式,向患者普及疾病預防知識。”在王旭東看來,健康科普是“治未病”的重要環節,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健康科普活動,有助於提升群眾健康素養,從源頭減少疾病發生。

數據顯示,僅2024年,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就深入社區、農村、機關單位和學校開展健康義診、科普等活動50余場次,受益群眾超1.6萬人次。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