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點贊桐梓“村晚”:這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

3月22日,夜幕降臨,貴州省桐梓縣官倉鎮太平社區卻格外熱鬧,廣場上,一場別開生面的“村晚”在陣陣歡呼聲中拉開帷幕。你方唱罷我登場,10余支隊伍輪番上陣“斗歌”,歌聲時而清亮、時而渾厚,引得近萬名觀眾掌聲如雷。
外國友人集體點贊桐梓“村晚”。人民網 陽茜攝
桐梓“村晚”現場人頭攢動,除了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以外,還有來自法國、俄羅斯、老撾、古巴等國的外籍記者和留學生也來到了現場,一同感受桐梓“村晚”的火熱氛圍。
“一場由村裡主辦的晚會竟然能這麼有意思,這讓我非常驚喜。”來自古巴的外籍記者Yasef Ananda表示,當他聽到村民們熱情的歡呼時,就知道這場“村晚”絕對有意思。
2025桐梓“村晚”現場。人民網 陽茜攝
鄉村搭台、村民登台,桐梓“村晚”從舞台到演員,都充滿了濃濃的“村”味。舞台周邊種滿了郁郁蔥蔥的油菜花,觀眾席擺滿了村民自帶的方板凳,登台的演員也全部來自周邊村寨......可以說,“村”字貫穿始終。
發源於群眾,群眾自然喜愛。桐梓“村晚”自創辦以來,一年比一年火,從單場活動逐漸發展為系列活動,2024年桐梓舉辦“村晚”系列活動270余場,共吸引近百萬人次現場參與。
這次“村晚”,貴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組織12名留學生來到現場。舞台內外的場景,讓來自老撾的留學生Keopaphone Bouasawa直呼:令人難忘。“所有環節裡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現場拉歌,全場觀眾打開手機電筒一邊揮舞一邊唱當地歌曲,雖然聽不太懂歌詞,但旋律足以讓我們全部嗨起來!”
外國留學生體驗打糍粑並品嘗。人民網 陽茜攝
除了感受火熱“村晚”以外,本次桐梓行,Keopaphone Bouasawa還和同行伙伴打卡了官倉鎮的千畝油菜花,並體驗了打糍粑等當地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對於她而言,這樣的鄉村旅游體驗可謂是“既熟悉又新鮮”。
“我的家鄉也有油菜花,但從沒見過這麼大片的油菜花田,更別提可以在花田裡吃火鍋了,新鮮感十足。令我感到熟悉的是打糍粑環節,老撾也有類似的美食,我們稱之為Kao Jee Pa Pa,這裡的糍粑和家鄉的味道很相似。”
為了實現讓游客“來到鄉村進而愛上鄉村”的願景,近年來,官倉鎮以田園風光為主線,將春賞花、夏納涼、秋品果、冬康養串聯成線,吸引眾多的周邊游客和避暑游客走進官倉,體驗特色鄉村旅游線路。
外國友人與游客在花田裡合影。人民網 陽茜攝
看到貴州鄉村如此美好,Yasef Ananda感到十分高興,他表示:“這裡的鄉村之美需要靜下心來體驗,去看、去聽、去感受,期待未來能參與到更多‘村晚’系列活動中來。”
無論是活力四射的“村晚”,還是世外桃源般的鄉村旅游建設,無一不是桐梓縣深挖本地旅游特色的實踐成果。2024年,桐梓累計接待游客1689.54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193.99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