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中山一院貴州醫院完成全省首例“磁導航3CG引導下PICC置管術”

2025年04月02日16:17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4月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貴州醫院(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貴安院區)成功開展貴州首例“磁導航3CG引導下PICC置管術”。這項創新技術首次實現復雜血管通路“精准導航+零輻射”的突破,標志著貴州靜脈治療領域正式邁入智能化、精准化新時代,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與發達地區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此次置管術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駐護理專家陳芸梅、中山一院貴州醫院肝膽胰外科護士長馬小霞共同操作,應用的3CG磁導航技術是集電磁導航技術、超聲影像引導及腔內心電圖定位為一體的PICC置管高端技術。

手術現場。中山一院貴州醫院供圖

手術現場。中山一院貴州醫院供圖

置管全程就像靜脈血管安裝“GPS”定位,可實時動態追蹤導管路徑,實現導管尖端快速精准定位,有效降低導管異位及相關並發症的發生,為危重症、血管條件復雜、有特殊治療需求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靜脈治療解決方案。

馬小霞介紹,PICC(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是患者長期輸液、化療及營養支持的重要生命通道。PICC輸液前必須確認導管尖端位置,以保証輸液的安全性。傳統置管后需要使用X線定位,可能存在輻射暴露、定位偏差、反復異位調管增加導管感染及血栓等風險,以及導管使用滯后等問題。

“磁導航3CG定位技術通過電磁場構建‘血管地圖’,相當於為操作者安裝了‘透視眼’,實現了零輻射、可視化、動態調整、省時省力的精准操作,進一步降低輻射暴露、定位偏差、反復異位,以及調管、PICC延遲使用的情況,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安全的置管體驗。”陳芸梅說。

手術現場。中山一院貴州醫院供圖

手術現場。中山一院貴州醫院供圖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的重要舉措。此次磁導航3CG技術的成功落地,正是“輸血”與“造血”並重的生動實踐、智慧護理與精准醫療的深度融合。未來,中山一院貴州醫院(貴醫附院貴安院區)將持續以患者為中心,逐步在全院推廣3CG磁導航PICC置管技術,進一步優化技術流程,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服務。(馬小霞、陳芸梅)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