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逐“綠”前行 生態文明建設步履鏗鏘

青山遠黛多嫵媚,鳥語嚶鳴綠滿園。聚焦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桐梓縣打出林業發展、資源變現、低碳轉型、精准治污“組合拳”,用心擦亮生態底色,用情繪就綠色畫卷。
桐梓。
近日,在桐梓縣海校街道東山公園,桐梓縣海校街道摩托化志願服務隊將森林防火知識錄制成音頻,通過摩托車上載的小喇叭,沿著山路進行宣傳,以這種“接地氣”的方式,讓森林防火知識深入人心。
“我們巡邏隊一共有30個人,主要是圍繞桐梓巡河、巡山,都是分片區巡視巡查,一旦發現有隱患就及時地制止及糾正。”桐梓縣海校街道摩托化志願服務隊隊長王曉偉介紹,這樣已經巡邏了3年了。
構筑碳庫,造林為先。2月5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桐梓縣全縣從機關干部到普通群眾,大家紛紛拿起鋤頭、鐵鍬,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去,為桐梓增綠添彩。據悉,今年桐梓縣共義務植樹1萬余株。
據了解,2024年,桐梓縣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3.98萬畝、赤水河流域水源涵養和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退化林修復5萬畝,全縣范圍內栽植山桐子苗木3.1萬畝,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天然林管護、古樹名木大樹保護率達100%﹔設置各級林長共482人,日常參與巡山護林的護林員3225人,真正實現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
資源變現,用林為魂。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和循環經濟原理,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採集加工業,積極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產業融合發展。近日,走進花秋鎮青山村村民付能忠的養雞地,樹林裡一隻隻毛色鮮亮、體型健碩的土雞正在林子裡或悠閑地覓食、或漫步於林間。付能忠介紹,今年合作社以18元/斤的價格收購跑山雞,收入預計有2萬多元。
“我從2012年就開始林下養雞,每年養了有200多隻,到2016年供銷社成立我們銷售渠道不用愁了,由他們來收。”桐梓縣花秋鎮青山村村民付能忠表示,現在養得很安心。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利用林地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08萬畝,積極探索林下種植中藥材、林下養殖、林產品加工產業等方面,產值達26億元,帶動8萬人就業增收。
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採集加工業,積極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追“風”逐“日”,“風光”無限。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已成為時代之需。桐梓縣積極構建新型能源體系,通過頁岩氣勘探開發、高山風力發電、傳統煤炭產業等持續優化能源結構,產業轉型“綠色”可期。
頁岩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資源,蘊藏於地球內部的頁岩層中,主要成分是甲烷。桐梓獅溪區塊是貴州省頁岩氣勘查主要區塊之一,預測頁岩氣地質儲量約83億立方米。目前,桐梓獅溪區塊已累計產氣約1270萬立方米。
“預計本井在3月底 4月初取得試氣排採成果,后續將根據獅溪3-5HF井的試氣排採成果繼續在該平台規劃部署6口頁岩氣水平評價井的鑽井 壓裂試氣及試氣排採等工作。”烏江能源桐梓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安全部主任師屈勇介紹。
春日的桐梓,天空蔚藍。在桐梓縣連綿起伏的山峰上,風電場正源源不斷地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力。目前,桐梓已建成風電40.3萬千瓦,正在建設風電計劃裝機25萬千瓦。近日,走進桐梓涼風埡一期100兆瓦風電項目建設現場,已經並網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矗立在高山上,源源不斷產生電能。山腳下,一輛裝載著主機塔筒的車輛緩慢前行,運往目的地。
綠色動力。
桐梓涼風埡一期100兆瓦風電項目專責工程師陳代立介紹:“涼風埡一期(100兆瓦)風電場項目目前已經完成13台風機的安裝調試並並網發電,現在我們正在搶抓工期,進行主機機艙、塔筒、葉片的集中運輸。”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約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約6.92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27萬噸,相當於再造林面積16萬畝,具有較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同時,桐梓傳統煤炭產業也堅定不移走“減、優、綠”之路。通過新技術嫁接、新模式提質、新鏈條重塑、新生態構建,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開拓出老產業的“新領域”,完善老產品的“新功能”,煤炭可以變“絲”、變高端蠟、變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復合肥,實現了煤炭價值最大化和環境效益最優化。目前,桐梓縣洋岩煤礦、黃連煤礦、鬆蓥煤礦等項目正在緊張推進中﹔雞公山風電、茅龍風電一期等項目已並網發電﹔獅溪頁岩氣1平台、3平台等項目正在加快布局推進,逐步形成煤電氣一體化產業發展體系。
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也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一環。在位於燎原鎮的桐梓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通過焚燒生活垃圾發電的環保企業,主要負責該縣25個鄉鎮(街道)的生活垃圾、可燃固體廢物等,於2022年實現投產發電,日均接收處置生活垃圾約500噸,發電量約16萬度,有效緩解了該縣生活垃圾處理難題,最大限度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
燎原鎮的桐梓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我們公司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的廢棄物都要經過各個環節及工藝的處理后,經監測合格,達標排放。”桐梓海創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毛艷談到,今年以來,該公司已處理垃圾在3.42萬噸,發電量在1538萬度。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疾。接下來,桐梓縣將不棄微末、久久為功,以綠為底、生態做筆,讓綠色成為桐梓最鮮明的底色,讓幸福成為桐梓最溫暖的旋律。(圖/文 王琨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