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糧 大產業
——光大銀行遵義分行助力鄉村振興與地方經濟發展

光大銀行遵義分行通過“酒糧貸”實踐,探索出“特色產業+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可復制樣本。
遵義作為全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白酒上下游產業產值超3000億,是貴州利潤最高的工業產業,也是遵義市的首位發展產業。本地的紅纓子糯高粱(紅糧),是釀造高品質醬酒的關鍵原料。其獨特的籽粒特征和高支鏈澱粉含量,完美契合醬酒“12987”傳統釀造工藝,成就了醬酒的卓越品質。當下,遵義紅糧種植面積超160萬畝,佔全省產量60%以上,產值近40億元,在全國醬酒產業中佔據重要地位。
光大銀行遵義分行深知產業根基的重要性,組建團隊深入農村。他們走進種植基地,穿梭於田間地頭,認真學習紅糧的播種、管護、收割、晾晒等生產環節。為准確辨別紅糧品種和鑒定品質,團隊不僅向經驗豐富的農民請教,還邀請農業專家授課。經過學習,年輕客戶經理從“五谷不分”成長為紅糧“小行家”。
與農民交流過程中,分行了解到紅糧種植優勢明顯。其耐旱、耐瘠、抗逆性強,田間管理輕鬆,且收購價格可觀。一畝地平均可產紅糧600斤左右,保底收購價每斤3元,實際收購價約3.5元,農民每畝收入超2000元。在地方政府、合作社和核心酒企推動下,紅糧產業走向訂單化、規模化、標准化,農民不愁銷路,種植積極性高漲,紅糧種植成為富農產業,助力眾多農民脫貧致富、安居樂業。
然而,紅糧產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盛夏紅糧成熟8—10月收購高峰期時,紅糧供應商面臨巨大壓力。他們需要大量現金向農戶收糧,以保障酒企“重陽下沙”,但因缺乏合格抵押物、融資流程繁瑣,難以獲得傳統信貸資金支持。即便有銀行提供少量信用貸款,也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供應商隻能尋求高成本資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
面對這一困境,光大銀行遵義分行深入調研,梳理產業鏈條核心與風險要點。在貴州省分行指導下,結合核心酒企訂單,匹配專業貿易金融方案,運用數字化監管手段強化風險管控,推出“酒糧貸”供應鏈融資方案。該方案有效解決了各方難題,農民不再擔心糧食滯銷,供應商無需為抵押物發愁,酒企也能穩定獲取優質紅糧。同時,銀行與核心酒企的合作更加緊密,在商業談判中更具話語權,為拓展醬酒產業相關業務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2024年末,“酒糧貸”業務累計投放近15億元,服務30余戶紅糧供應商,惠及農戶超10萬戶。切實助力鄉村振興與地方經濟發展。2023年該業務榮獲仁懷紅纓子高粱協會“供應鏈服務獎”。還入選了光大銀行總行支持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公司金融營銷最佳實踐案例》優秀案例。同時入圍總行普惠揭榜挂帥創新產品,獲“總行交易銀行場景金融優秀案例”稱號。(中共貴州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