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稅務藍”助力“關嶺牛”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2025年04月01日14:3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清晨的關嶺自治縣博新養殖場內,上百頭“關嶺牛”正在進食,養殖戶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稅務干部身著制服正在為養殖戶講解稅收政策。

養殖大戶雷貴平手持手機,看到12.08萬元的優惠稅款后,感慨道:“這些‘真金白銀’來得很及時,足夠把牛舍擴建得更加標准化、規范化了。去年我就用退稅款買了好幾頭母牛,現在每頭都帶著小牛犢,今年存欄量預計能突破300頭呢!”

貴州博新牧業有限公司於2017年注冊成立,擁有自己的“關嶺牛”養殖基地,養殖場在品種選育、牛源購買、技術服務、出欄銷售等方面都緊緊圍繞“關嶺牛”品牌,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圈舍和勞動力開展養殖,並向周邊農戶購買皇竹草,實現降本增效,成立以來肉牛出欄4000余頭,創造經濟價值900余萬元。目前,牛的存欄量為260余頭。

“關嶺這個地方山清水秀、日照充足,關嶺牛渴了可以飲山間清泉,餓了以皇竹草和中草藥為食,奔跑在鄉野山坡上。因此,其肉質細嫩,肌肉緊實,富含高蛋白且低脂肪,深受食客青睞。我也是看中了‘關嶺牛’的發展前景,於是借著養牛基地的優勢種植皇竹草,大力發展養牛產業。”養牛戶雷貴平表示,“但在養殖場成立之初,我們兩口子對稅收政策了解得都不透徹,發票開具、納稅申報這些都不太懂,還好稅管員及時上門為我們詳細解讀稅收政策,我們才漸漸安下心來。現在‘關嶺牛’的發展機遇這麼好,國家稅惠鼓勵政策很足,我們也要繼續加油,借助牛產業過上好日子!”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關嶺牛”,正迎來它的產業發展黃金期。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商業合作模式下,關嶺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深入“關嶺牛”養殖場開展稅收政策宣傳活動,把服務觸角向鄉村延伸,將涉農稅收優惠政策送到農戶手中,依托創新推出的“稅診直聯”服務平台,安排“稅診直聯”服務管家對接了解養殖戶、養殖企業經營壓力和實際需求,建立服務台賬,為納稅人“精准畫像”,並主動開啟靠前服務模式,利用“線下走訪+線上輔導”的方式持續為“關嶺牛”養殖蓬勃發展注入“稅”動力,助推鄉村振興。從增值稅減免到個人所得稅優惠,從農業生產者自產農產品免稅政策到養殖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都進行了細致認真的解答,為全縣182家“關嶺牛”養殖企業建立“一企一策”成長檔案。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累計落實“關嶺牛”養殖戶增值稅減免超160萬元,企業所得稅減免超60萬元。

“關嶺牛”的品牌已經打響,成為國家78個地方優質畜產品之一,位居貴州四大黃牛之首。它不僅榮獲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和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証,還成為許多民間賽事的冠軍獎品。2024年,全縣肉牛存欄13.42萬頭,肉牛出欄4.49萬頭,肉牛綜合產值17.36億元,示范帶動3萬農戶發展肉牛養殖。

隨著“稅務藍”深度融入“三農”發展,“關嶺牛”產業已形成集牧草種植、生態養殖、精細加工、冷鏈物流於一體的全產業鏈。關嶺縣稅務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等舉措不斷優化稅費服務舉措,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精准送達稅收優惠政策,在關嶺縣特色農牧產業項目上做好稅收籌劃,讓稅惠春風吹拂鄉村振興沃土,奮力譜寫以稅助農、以稅惠農、以稅興農“協作曲”。(董立濤、覃文豪)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