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望謨縣:糠包舞動“三月三” 民族團結大聯歡

春風吹綠天馬山,又到一年“三月三”。火紅的木棉花在北盤江畔絢麗綻放,五彩繽紛的糠包飛舞在望謨縣城的大街小巷。
3月31日,農歷三月初三,貴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文化廣場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歌聲、笑聲融成一片,熱鬧非凡。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堂,共赴這場民族文化與團結交融的盛宴。
吹響長號。
“望謨縣的‘三月三’活動聲名遠揚,我半年前就慕名趕來體驗。這裡的民族風情濃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無限魅力。”遼寧游客於正飛興奮地說。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望謨縣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民俗風情的一張靚麗名片。以節日為媒,以歌舞會友,廣邀四海嘉賓,暢敘民族情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舞動草龍。
今年望謨縣“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動以“民族大聯歡、團結促振興”為主題,採取1個主會場、5個分會場、N個系列活動進行。舉辦“尋美望謨”“唱響望謨”“舞動望謨”賽事以及農特產品展銷、非遺文創展示、招商引資、紫茶品鑒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從3月28日開始,持續到4月2日。
“我們各族群眾對民族文化發自內心的喜愛,每逢民族傳統節日,大家踴躍參與。看到來自全國的嘉賓對民族文化的點贊,就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參加演出的布依族演員韋永濤激動不已。
揮動糠包。
民族文化巡演是“三月三”文化活動的重頭戲。上午8點,鼓樂聲中,長號齊鳴,由布依族、苗族、漢族、瑤族等10余個民族群眾組成的38支表演方隊,一路上載歌載舞,不時變換隊形,展示曼妙舞姿,交織成一幅流動的民族文化瑰麗長卷。
巡游表演。
圍觀的群眾紛紛拿出手機,頻頻拍照,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孩子們呼朋引伴,追隨著巡游隊伍跑前跑后,興奮得不得了。
“沒想到傳統山歌配上電子音樂這麼潮!太精彩了!”來自浙江的劉飛霞不停地叫好,表示要錄下來分享給自己全國各地的粉絲。
人頭攢動。
《古歌回響》拉開民族文化活動的帷幕,原生態的古歌讓各族群眾欣賞得如痴如醉﹔《苗族非遺》表演精彩絕倫,觀眾直呼過癮﹔《侗族大歌+布依古歌》的創新混搭給現場觀眾全新的感受﹔《情滿三月三》歌伴舞美輪美奐,引得台下各族觀眾齊聲喝彩,掌聲不斷。美妙的節目,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豐富內涵。
非遺展示。
非遺展示區吸引著各地的游客駐足觀賞、選購,郊納八步紫茶、民族特色服飾、手工藝品、土布文創產品、布依族蠟染、布依族刺繡、苗族銀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拿出精美產品,展現了望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游客們沉浸在非遺產品的體驗中,近距離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族手工產品。
剛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布依繡娘韋樹章說:“布依族刺繡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要把它發揚光大,培養更多傳承人,讓中華民族古老文化走出國門,為國爭光。”
在望謨這片土地上,各族兒女血脈相連、心靈相通,同飲一江水、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讓民族文化創造性地“活”在當下,創新性地“潮”進百姓生活。各族兒女在構建共有精神家園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共同體理念,從心靈契合到文化認同,共同繪就成一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交融互嵌的多彩畫卷。(文/圖 陳湘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