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丨貴州省人大代表張釗:多維度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利好營商環境

“報告站位高、內容實、思路清,令人鼓舞、催人奮進。”1月23日,在審議完省政府工作報告后,貴州省人大代表、貴州長通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總商會副會長、貴陽市工商聯副主席、貴陽市鋁行業協會監事長張釗說。
貴州省人大代表張釗。受訪單位提供
“求真務實落實好國家政策,為中小企業喘口氣紓難解困﹔引進風投人才、風投先進方法,助力貴州大數據及產業﹔活化用地、創造大產業﹔培育好貴州民營企業家,就是培育先進生產力……”在分組討論中,張釗代表列舉了一系列數據介紹貴州民營企業在社會貢獻方面的成績,並指出當前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我從調研中發現,去年國家三個文件政策指引要求政企聯動,幫助中小微企業穩定經營和發展信心。對此,貴陽市工商聯、市金融辦組織召開推動無還本續貸政策服務中小微企業對接洽談會,有力解決了諸多企業實際問題,50余家中小微企業紛紛表示,政策暖人心窩,切實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穩定。”張釗介紹道。
針對一些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張釗建議:貴州省金融辦牽頭,組織推動省級層面無還本續貸政策服務中小微企業對接洽談會,普惠更多企業。建立省級重點中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白名單”,白名單內企業應簡化審批流程,形成金融機構與不動產登記抵押等職能部門的協同機制,打通金融惠企“最后一公裡”。
“中小企業渴望引進發達地區人才隊伍及管理辦法,更好地利用風投基金力量助力貴州大數據、智能化的創客。”張釗表示,目前貴州正是大力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機器人、低空經濟的大好時期,而這些產業皆是腦力密集、輕資產,投資與賦能都需要專業人才。
張釗介紹,貴州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面積1.6萬平方米,一小時發電75萬千瓦時,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山體光伏電站。昔日荒山而今變成源源不斷的綠電電能,這個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總投資超48億元,規劃裝機容量133萬千瓦,年發電量13.28億千瓦時,於2024年底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成為貴州新能源轉型項目一個亮點。
“省級層面應高位推動,把一些貴州歷史形成的荒山、荒坡、重金屬用地進行活化用地,富礦精開,推動綠色能源大投資,創造貴州新能源制造大產業,碳達峰、碳交易走向前列,讓綠色能源為貴州大數據大發展賦能,讓貴州制造追‘光’逐日,風生水起。”張釗建議。
張釗介紹,貴州民營經濟雖然發展較晚,但民營企業稅收貢獻超50%,企業數量達95%,就業率達70%,GDP佔比52%,民營企業不再是草根,是貴州經濟的“黃金成色”。
張釗還建議,應加大投入貴州民營企業的培訓費用,讓培訓起點更高。在新質生產力、大數據應用、智能化、金融、全球化視野方面更多走出去,在教學中相互交流。他建議讓民營企業進黨校,讓他們深深感知黨的關心,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用企業家的務實精神回報社會。(張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