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省人大代表蘇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讓優質醫療觸手可及

黃小桃
2025年01月22日13:3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如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好看病、看好病?“醫療人才是關鍵。”針對這一問題,貴州省人大代表、銅仁市德江縣疾控中心主任蘇俊給出了答案。

貴州省人大代表、銅仁市德江縣疾控中心主任蘇俊。受訪者供圖

貴州省人大代表、銅仁市德江縣疾控中心主任蘇俊。受訪者供圖

“在德江規劃建設武陵醫學院,是培養專業醫療人才隊伍,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的需要。”2025年貴州省兩會期間,蘇俊帶著“規劃建設武陵醫學院”方面的建議參會,為當地群眾“近”享優質醫療服務出謀劃策。

蘇俊表示,經調查發現,在德江縣334個村衛生室中,持有執業資格的衛生室佔比不足10%,一些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也難以滿足當地群眾對多種疾病的診療需求。

“當前,縣(區)公立醫療機構沒有做到將90%的患者留在縣域內治療,外出患者醫保費用人均佔比過高,大病重病的綜合診療水平與上級醫院差距較大。”蘇俊認為,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迫在眉睫。

為此,蘇俊建議,規劃建設一所專門培養基層衛生人才的醫學院校,並立足當地少數民族特色醫藥技術優勢,同時培養西醫全科醫學人才和中醫適用型人才,增強專業人才隊伍的自我“造血”能力,為德江打造縣域內優質醫療服務和醫學科研“高地”。

“當前,德江開設高質量醫學院校的科研教學條件已基本成熟。”蘇俊介紹,德江現有各類高級職稱醫療人才260余人,已建立博士工作站4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8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建設專科4個,同時在德江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該醫學院校建設用地規劃布局已經完成。

“武陵醫學院的建立,也將進一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區位建設。”蘇俊表示,目前德江縣域內有“三甲”醫院兩所,縣內醫院門急診量90余萬人次,出院12余萬人次,接受周邊區縣群眾來德就醫率達28%,德江醫療對黔東北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醫療水平起來了,醫療配置也要跟上。“很多村衛生室隻有聽診器、血壓計等常規診療設備,如果需要進一步診斷,還是得往外跑。”

由此,蘇俊還建議加大對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藥品、設備等資源分配,並為基層醫務人員建立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加強各級醫療機構交流培訓,共享醫療成果,共筑健康基石。

在蘇俊看來,最終要形成一批高素質、應用型、留得住的醫生扎根鄉村,做好基層健康的“守門人”。

(責編:李麗萍、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