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退休稅務干部趙新玲:為“星星的孩子”撐起一片天空

趙新玲獲評貴州省道德模范。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自閉症,讓更多的自閉症家庭振作起來,讓更多的人關愛自閉症群體,為這些‘星星的孩子’撐起一片天空,讓他們能夠和普通的孩子一樣快樂成長、成就人生。”
每當問起趙新玲成立自閉症患者訓練中心的初衷,她總會這麼回答。曾經的她,不過是一個帶著孩子與自閉症勇敢抗爭的母親。如今卻已成為貴州省自閉症公益第一人,貴州省第一所服務發育障礙未成年人特殊教育訓練機構的創始人兼校長,堅持19年、挽救6000余個自閉症家庭。
為了一個孩子,她能成為參天樹
1997年,貴陽市國家稅務局信息中心稅務干部趙新玲,憑著出色的專業能力成為貴陽稅務稅收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兩年后,她在繁忙的工作中迎來了兒子好好,她給兒子起名好好,是希望他一生安好。然而,這個平凡的願望在孩子兩歲那年徹底破滅。
2002年,由於兒子語言和智力倒退,趙新玲帶好好求醫過程第一次從醫生嘴裡聽到“自閉症”這個診斷。當時,趙新玲覺得天都塌下來,絕望的她想抱著兒子從就診醫院大樓的頂樓一躍而下,將所有可以想象的苦難拋諸腦后。然而,母愛的力量最終壓到了對於苦難的恐懼,擦干眼淚,為兒子爭取哪怕隻有一絲恢復正常的可能,趙新玲走上了自救的道路。
在網絡信息尚不發達的21世紀初,趙新玲帶著兒子走遍了國內著名的精神疾病醫院,自己也拿起書,學習相關的知識,為兒子做康復訓練。
2006年9月,由於兒子求學無門,趙新玲組織了7名求醫路上認識的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一起成立了愛心家園兒童訓練中心,這個為了自救、也為救人的公益機構。時至如今,愛心家園兒童訓練中心已經成為貴州省最大的自閉症患者乃至家庭遮風避雨的港灣。趙新玲,也依靠自學成為了一名相對專業的自閉症康復訓練人員,如今已是貴州民族大學的客座教授、心盟孤獨症網絡培訓師,專業性廣受認可。
為了一群孩子,她願成為指明燈
愛心家園成立后,不斷有慕名而來的自閉症患者家庭上門求助,希望能得到趙新玲的幫助,愛心家園逐步擴張,從最初的8人,逐漸變成幾十人,最后增加到現在的200余人。19年裡,趙新玲將自己工作以外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這裡,愛心家園裡來來去去的自閉症患者超過6000名,每年有30%的自閉症孩子經過訓練,回歸普通的幼兒園、學校。
然而,學員增多了,場所、師資,甚至是管理人員和訓練用品,都需要增加,經濟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新玲加班加點整理自閉症孩子的資料,一趟趟跑相關部門咨詢、申請。在她的努力下,愛心家園得到了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服務項目和貴陽市財政支持社會參與服務項目等扶持,相關單位也送來物資、補助款、志願者,讓愛心家園得以維系。
她還通過各種渠道為自閉症患者群體發聲,幫助自閉症患者家庭減輕負擔,讓他們能夠把更多精力投入孩子的康復訓練中。當家長們心理壓力大、因為孩子狀況不佳吵架時,趙新玲還會幫忙疏導勸解。有一天,已經極度疲勞的她回到家中,接到一位安順市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打來電話,“真的太苦了,堅持不下去了,想帶著孩子一了百了……”趙新玲顧不得吃飯,馬上開始勸慰,跟她分享自家孩子與自閉症抗爭的歷程,鼓勵她振作起來、堅持下去就會有希望,直到清晨4點,感覺對方情緒平和很多,她才挂上電話。然而,極度的飢渴、疲勞,讓她昏了過去,家人發現送去醫院搶救才蘇醒過來。
她就這樣,用自己的故事去治愈了一個個無助的家庭,把他們從絕望的懸崖邊拉回來。她不光是愛心家園的校長,更像是所有孩子的母親。自閉症孩子情緒控制不住,砸壞了周圍居民的車,趙新玲要上門道歉賠償﹔大年三十,有自閉症的孩子沒人來接,趙新玲不僅要帶回家過年,還要安撫孩子不安的心。她是最強大的人,卻有著最柔軟的心﹔她是最絕望的人,卻忙碌著予人希望的事業﹔她在黑暗的世界裡摸索不到一絲光亮,卻把自己活成了一盞指明燈。
為了所有“星星的孩子”,她想撐起一片天
創建愛心家園19年來,趙新玲將她所有的時間和愛都奉獻在這裡,7千多個日日夜夜,她沒有一個周末,沒看完過一部電視劇,她的人生在忙碌中奔流著。她也越來越感到自己年華老去,精力大不如前,她開始更多的思考,如何將愛心家園發展成一個具有生命力的組織,即便自己不在了,這些“星星的孩子”也能保留一片自己的天空。
2016年,退休后的趙新玲創辦了慧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採用社區化的服務理念,倡導智障人士平等參與社區建設,接收成年的自閉症患者進行居家托養、康復訓練乃至輔助就業服務,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區適應能力。
同時,趙新玲還積極投入多項呼吁關愛自閉症患者的活動中,她提交了多份提案,呼吁殘聯、教育、民政、衛生等部門重視和開展自閉症群體的幫助﹔她積極到學校辦講座、到社區作宣傳,讓更多的人理解、支持自閉症患者及家庭。
與此同時,她規范管理的愛心家園成為行業示范,多名教師多次獲得“海洋天堂計劃”特殊教育激勵計劃優秀教師獎,成功入選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海洋天堂西南樞紐,為雲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等六個省市區搭建了行業交流學習的平台,帶動西南地區特教行業發展。
趙新玲說:“我是不幸的,也是慶幸的,我的愛心家園得到了省稅務局、貴陽市稅務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得到了貴陽市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鼓勵和參與,得到了自閉症家庭的認可和贊許,我一定把這份事業堅持下去,為‘星星的孩子’撐好這片天空!” (圖/文 宋若曦、孫中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