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清水村:閑置資產活起來 增收有了新“衣”靠【3】
冬閑時節,走進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水村的貴州清親服飾有限公司,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10余名工人正按照生產訂單,忙著趕制工裝、校服、圍裙、袖套等,面積上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斷布機、鎖邊機、電腦自動轉角雙針機等機械設備忙碌運轉,形成獨特的“交響樂”。
去年以來,久長街道清水村盤活閑置教學樓和低效閑置廠房,面向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服裝、泡沫箱加工制造產業,讓當地村民與村集體增收有了新“衣”靠。
作為清水村的村集體企業,貴州清親服飾有限公司落戶於原來的清水小學校址。據悉,清水小學停止辦學后,之前的教學樓作為村集體資產一直閑置,直到2023年10月,村“兩委”將其盤活,組織村民在裡面辦起圍裙加工小作坊。清水村圍裙加工產業“試水”成功后,今年,在70萬元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的“灌溉”下,進一步“開花結果”,實現“鳥槍換炮”。
“村集體看到學校教學樓一直閑置,就想方設法進行盤活。最初我們購置20台縫紉機,加工圍腰。到2024年初,得到銜接資金的注入,我們就按照村干部與村民‘1+1’的經營模式,引導村民來入股,另外吸納了23萬元社會資金,現在採購設備50多台,同時對校舍進行全面改造,對原來的操場進行硬化。”清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閔德紅說。
在此基礎上,清水村於今年7月份注冊成立貴州清親服飾有限公司,8月份擴大生產規模,將圍裙加工小作坊升級成為服飾生產制造車間,主要從事服裝、服飾研發制造等生產經營活動,預計年產各類服裝30000件左右,實現毛收入30萬元以上,為村集體創收3萬元以上。眼下,生產車間正忙著為廣州等地的企業代加工服裝。公司成立后,進一步盤活閑置教學樓,讓當地更多中老年群眾就近就業有了“衣”靠。
“我才來兩個多月,不過收入還可以,每個月工資能拿到3000多元。”生產車間內,有服裝生產工作經驗的李蓉說。
“農閑就來做工。按計件多勞多得,每個月一千多、兩千多,都不固定。我們出不了遠門,隨時可以來這裡上班掙錢,還是可以的。”生產車間工人劉菊鳳開心地說。
去年以來,清水村還將當地一家生產鐵掃把的低效閑置廠房盤活,引進企業生產泡沫箱。目前,泡沫箱加工廠效益較好,產品供不應求,主要供應給省內農業產業基地、電商企業、冷鏈物流企業等。
“我們泡沫箱加工廠投入200多萬元購置設備,從去年七月份開始投產。截至目前,已生產大大小小的泡沫箱70多萬個,產品主要供應給貴陽貴安、遵義市等地。”貴陽銀鑫包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禮萍說。
“泡沫箱加工廠每個月產值大概在30萬元左右,可以解決5個人的就業問題,每年能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左右。下一步,我們打算再盤活更多低效閑置資源,進一步擴大泡沫箱生產規模。”閔德紅說。(姜繼恆、高杰、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