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貴大地“村” 字頭活動接連不斷、異彩紛呈
貴州:村賽熱潮涌 鄉野展興盛
運動場上,健兒奮力拼搏﹔觀眾席上,吶喊聲此起彼伏﹔特色鮮明的歌舞表演穿插其間,現場氛圍質朴而熱烈……一場接一場的“村” 字頭活動將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貴州。
近年來,“村超”“村BA”活動火爆出圈,網絡傳播量累計超千億次,掀起一股鄉村體育熱潮。“村馬”“村T”等活動應時而生,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為鄉村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讓外界更深入地認識了解貴州的民族文化。
航拍貴州台江縣台盤“村BA”現場。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它是老百姓的‘樂子’,通過老百姓的‘樂子’找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子’,再通過塑造國際體育的‘牌子’,讓老百姓的‘日子’富裕起來。”11月9日,在2024清華國家形象論壇上,貴州省榕江縣委書記、縣長徐勃分享“村超”的成功秘訣,為日益多樣的鄉村賽事指明了一條清晰的發展道路。
鄉土競技,承載多彩文化﹔廣闊鄉村,抒寫美好生活。未來,貴州系列“村”活動將全面帶動鄉村文化繁榮與經濟發展,繪就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體育燃動 文旅飛揚
“車江一村隊,加油!”“深圳坪山隊,加油!”11月1日晚,貴州榕江體育場,深圳“街超”與貴州“村超”實現“雙向奔赴”,點燃了縣城的夜空,接續“草根足球盛宴”的歡樂。
歡樂之下,是多彩的活動和喧鬧的人群:游客在賽場周邊購買特色農產品,又在比賽間歇時涌上球場走舞步、聽侗族琵琶歌,一派熱鬧景象。“本來只是個看客,沒曾想竟深陷其中。”來自重慶的潘女士感慨道。
球員們在綠茵場上奮力踢球。周光勝攝
如今,村超不僅是純粹的比賽,更像一座橋梁,連接了鄉村的綠水青山與城市的繁華喧囂,讓人們在享受體育競技魅力的同時,領略鄉村獨有的淳朴民風和自然風光。於是,“村超”成為一股新興的鄉村體育旅游力量,以其獨有的風採,驅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
自2023年5月首次舉辦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得名“村超”以來,一年多裡,榕江縣接待游客超1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逾130億元。
為了更好地留住游客,把“流量”變“留量”,全縣新增100余家住宿業經營主體,設置多個房車、露營基地﹔開放更多免費停車場,緩解停車緊張問題﹔設置6個美食區,新增200余家餐飲行業經營主體,提升夜間經濟﹔推出“村超”周末游、非遺之旅等主題旅游路線,與西江、肇興等周邊景區聯動,推動全域旅游發展。
似乎總能與各種元素巧妙融合的“村超”,遇到“音樂”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今年9月,“村超”迎來一支音樂家足球隊。這個來自柬埔寨的球隊,一行30余人中,11名是音樂人。在交流賽中場,音樂人們為數萬觀眾帶來一場搖滾表演,贏得滿場歡呼。球員冷·喬蘭表示,足球和音樂一樣,是能促進各國人民交流的世界性語言。
觀眾手持鍋碗瓢盆,為場上球員加油。周光勝攝
今年以來,法國人民援助會隊、非洲利比裡亞社聯足球隊等國外球隊先后來到榕江進行比賽交流,世界足球先生卡卡、卡瓦納羅等足球名宿相繼到訪榕江,開展公益活動……外界對貴州自然風光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不斷深入,與貴州的友誼和合作也隨之深化拓展。
貴州村超組委會表示,2024年“村超”國際交流賽是“村超”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是2026年“一帶一路”村超友誼賽,第三步是2028年第一屆“村超”世界杯。未來,“村超”將抓緊機遇,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
鄉韻綿延 群治升級
11月12日-15日,貴州省第三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暨黔東南州第四屆縣際籃球聯賽在台江縣台盤村“村BA”球場激情開賽。數萬名觀眾激情澎湃,讓賽場“冬”意全無。
台江縣素有“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慣例,“六月六”吃新節籃球賽在台盤村舉辦了數十年。2022年,台盤村舉行了一場“村味”十足的籃球賽事——村委會前的露天籃球場是比賽場地,鍋碗瓢盆是村民加油喝彩的道具,牛羊雞鴨等農產品是比賽獎品。賽事視頻發布到網上后,迅速火爆出圈。
貴州省第二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在鄉村賽事日益增多的今天,“村BA”如何在眾多賽事中持續保持火熱?當地清醒認識到,“村BA”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和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
為了保持“村味”,賽事堅持由群眾自發組織賽事、安排賽程,球員、演員、裁判員的“主角”都是群眾﹔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穿插於“村BA”各個環節﹔在解說和互動中,普通話、貴州話、苗語靈活切換﹔邀請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把苗族古歌、銀飾、刺繡等民族文化帶進賽場……
從最初的泥土地籃球場,到水泥球場、標准的籃球架,再到台盤村的籃球比賽,出圈后的三年時間裡,“村BA”從鄉村球賽成長為州級、省級和全國性賽事。在不斷進化發展的過程中,“村BA”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守住了村賽的“鄉土氣”,讓賽事得以長紅。
如何提升“村BA”的品質?如何加強“村BA”運營管理?近年來,圍繞“村BA”的治理問題,台盤村採取“院壩協商”的方式,邀請政協委員、村民代表、文化工作者、旅游從業者等主體,共同商討解決辦法。
針對賽場周邊及台盤村環境衛生問題,建立環境衛生治理長效機制﹔聚焦提升“村BA”體驗感的需要,配備賽場更衣室、媒體接待室等基礎設施﹔著眼鄉村產業的發展路徑,將比賽期間場外各項經營的收入,用於發展文旅、民宿、餐飲等相關產業……
貴州道真隊與河北寧晉隊在現場進行激烈角逐。人民網記者 高華攝
如今,台盤村通過共商共議共建,改善了環境、促進了就業,增強了鄉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村民們通過參與賽事組織、志願服務等工作,提升了服務意識、喚起對家鄉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眾人眼中,台盤村正在成為一個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小宇宙”,不斷散發希望和力量。
村賽潮涌 民族共融
賽場上駿馬奔騰、塵沙飛揚,選手們開足馬力、你追我趕……11月9日,在黔南州三都縣西部賽馬城,來自全國各地的騎手攜愛馬上演了一場馬背上的“速度與激情”。
三都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而水族有“馬背上的民族”之稱,沿襲養馬、賽馬的傳統。今年,三都縣開辟了一條“馬上賽道”——7月,“美麗鄉村速度賽馬聯賽”開賽以來,87個村參與角逐,每場比賽吸引上萬人現場觀戰。
貴州村馬持續引燃“超級周末”。 蒙鴿、張岑芳攝
繼“村BA”“村超”之后,貴州又興起了一種得到群眾廣泛參與和熱烈反響的村賽——“村馬”。
比賽結束后,歡快的音樂聲隨即響起。現場的游客朋友走到賽場中央,圍成圈、牽起手,開啟一場民族大聯歡:村民身著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跳起民族舞蹈、演奏民族樂器,游客朋友參與互動,一起跳竹竿舞、吹蘆笙,全場洋溢著歡聲笑語。
來自深圳的游客袁先生坦言,對大聯歡的印象特別深刻。他表示,大家圍聚而成的圓圈,就是各民族緊密相連的象征,讓人感受到民族團結的幸福與美好。
俯瞰貴州大地,貴州正掀起一道轟轟烈烈的鄉村活動浪潮——
黔東南州凱裡市苗侗風情園內的風雨長廊中,常年務農的少數民族村民,放下手中的針線和農具,穿上融合現代設計與傳統元素的服飾,步伐穩健地走上T台,揭開又一場“村T”時裝秀的序幕﹔
夜幕降臨,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村信團鼓樓旁燈火璀璨,為“肇興村歌嘹亮”侗族大歌比賽增添了一抹迷人的光彩。身著侗服、頭戴銀飾、面施淡妝的歌者載歌載舞,用歌聲訴說著侗族的故事﹔
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山堡社區的廣場上,一座由村民自發搭建的舞台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醒目,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鄉村文藝節目接連上演,觀眾掌聲不斷、笑聲連連,共同記錄和保存鄉村的美好記憶。
……
“村T”表演現場。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如同一股清新的風拂過黔山秀水之間,各類“村”活動不僅點亮了鄉村生活的多彩畫卷,深刻影響著鄉村的社會結構與經濟面貌,更在傳承與創新中,為貴州的全面發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隨著越來越多“村”活動的涌現,貴州將深化文體旅商融合,進一步挖掘、傳承珍貴的民族傳統文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內生動力,讓貴州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了解貴州。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