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赫章:“四輪驅動”助力組織工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在夯根基打基礎、選干部配班子、聚人才興產業、考實績做服務上下功夫,著力提升組織凝聚力、干部執行力、鄉村致富力、考核引領力,推動組織工作提質增效。
注重黨建引領,提升凝聚力,夯實根基
赫章縣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圍繞發展村集體經濟破題解難,因地制宜拓寬增收渠道,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注重流動黨員作用發揮,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讓“三會一課”成為“有效載體”。赫章縣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作為抓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探索學習一份政策文件、研究一個發展事項、建立一本問題台賬、帶回一項工作成效“四個一”措施,讓“三會一課”成為強化農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支部議事平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方式。如今,“四個一”措施在全縣481個村(社區)推廣運用,有效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重要工作落實落細。
讓流動黨員成為“流動資源”。赫章縣充分發揮流動黨員活動范圍廣、經營門路多、獲取信息靈的優勢,邀請他們參加返鄉創業交流座談會,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鼓勵流動黨員返鄉創業,為家鄉發展提供招商引資等線索,將信息、技術帶回來,把產品銷出去,為兩地發展“穿針引線”。在鐵匠鄉響水村,原流動黨員況華明,返鄉發展獼猴桃產業,今年種植獼猴桃200余畝,帶領部分群眾增收,成為流動黨員干事有為的縮影。
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強力引擎”。赫章縣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組建勞務服務隊承接民用建筑、道路施工等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依托“黨支部+合作社+能人+群眾”模式,將土地以股份形式入股分紅。通過“黨建+新媒體”模式,融合“線下+線上”銷售平台,助力群眾銷售農產品……目前,全縣建成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929個,實現村集體經濟積累3.23億元,帶動群眾增收9600余萬元。
注重隊伍建設,提升執行力,促決策部署落實
赫章縣著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高效推動上級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選賢任能“樹導向”。赫章縣嚴格執行政策法規,嚴把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把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深入開展干部調研和綜合分析,充分掌握各領域干部狀況,選優配強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的領導干部和班子。2023年來,全縣開展干部調研3批次,干部考察38批次。
補鈣壯骨“強本領”。赫章縣依托海雀現場教學基地、縣委黨校等平台,舉辦領導干部能力提升輪訓班、新任科級領導干部培訓班等系列班次,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成果。引導廣大干部利用線上平台開展自學,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開展干部能力提升大講堂,邀請專家教授和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講解招商引資、基層治理等領域專業知識和案例,補齊補強干部能力短板弱項。今年來,全縣現場教學基地(教學點)承接培訓班次123期。
嚴督實導“優作風”。赫章縣嚴格落實《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今年來,對7名履職不力的干部作出“下”的調整,達到了“處罰一個、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作用。暢通12380電話、網絡、信訪等舉報受理平台,核查辦結涉干信訪舉報件6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引導干部自覺接受監督,持續改進作風。
注重聚才用才,提升致富力,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赫章縣堅持圍繞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兩條線”,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舉措,為鄉村發展蓄勢賦能。
創新方式“引才育才”。赫章縣採取“雙向挂職、分類培訓、互派交流、引才育才”等方式,全力抓好各領域人才培育工作,打造一支素質優良、能力強大的人才隊伍,把人才優勢變為發展優勢。依托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名師帶名徒”平台,開展鄉村能人農業種植技術、畜牧養殖等各類培訓累計8期,培訓農技人員2000余人次。
搭建平台“識才用才”。赫章縣圍繞“富礦精開”先行區、文旅融合示范區、特色農業優勢區、生態建設樣板區“四區”聯動建設,為人才施展才華搭建舞台。注重用實干實績識才用才,讓有才者有位,有位者有為,充分發揮人才推動鄉村振興“乘法效應”。在黃家山露天煤礦,通過相關團隊帶動,規上採礦業增加值提升36.1個百分點,排全市第1位。通過強化人才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素質教育師資隊伍,2024年,中考平均分高於全市平均分11.18分,在全市排名第三。
做優服務“留才愛才”。赫章縣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指南、職稱評定、津貼福利、子女入學等相關政策待遇﹔累計發放優才卡37張,用心用情組織開展“人才日”系列活動,全面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讓人才不想走不願走,用心用情助力赫章發展。
注重優化考核,提升引領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赫章縣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把握考核重點關鍵,優化考核指標、考核方法,切實為基層減負鬆綁,以綜合考核“指揮棒”樹立高質量發展“風向標”。
“量體裁衣”定指標。赫章縣以“考少考精、考准考實”為導向,加強綜合考核事項的規范化、精准化,做到基層減負不減責任不減擔當。2024年與2023年比較,高質量發展考核事項減少39項,壓減53.4%﹔考核指標減少75項,總體精減55.3%﹔需提供文字材料的考核指標減少15項,精減68.1%﹔面向鄉鎮的考核指標減少64項,精減56.1%。
“環環相扣”促落實。赫章縣堅持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注重日常提醒糾偏,將“日常賬”計入“年終賬”。深入考核單位分析研判、聯絡服務,幫助各單位“把脈問診”查漏補缺。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採取“上評下”看班子履職情況認可度、“下評上”看群眾滿意度、“左右評”看評價大家公認度,對單位年度目標任務進行綜合量化。
“獎優罰劣”重運用。赫章縣堅持獎優與罰劣相結合,讓“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堅持“考人”“考事”一體貫通,做到“績由事考、人以績論”。將考核結果與選拔任用、培養教育、激勵約束等結合起來,對在工作中實績突出、貢獻較大、群眾公認的干部,在提拔任用、晉職晉級、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考慮。2023年以來,對通過考核發現的優秀干部進行提拔、進一步使用、職級晉升、調整崗位等150余人次。(閆鵬宇、王嬌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