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黔東南州“四鏈”融合,走上產業發展新“硅”途

2024年11月07日13:45 |
小字號

在國務院《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黔東南自治州“黎從榕”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實施意見》等系列重大政策背景支持下,黔東南州依托資源優勢、產業基礎,推進資源鏈、產業鏈、布局鏈、工作鏈“四鏈”融合,加快發展硅精深加工(玻璃為主)產業,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優質玻璃制造生產基地。

一是用好資源鏈,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基石。黔東南州石英砂資源豐富,已探明資源儲量約4.39億噸,佔全省67%,佔全國4%,居全省第一。遠景資源量約10億噸,礦石平均品位98%,主要分布於凱裡、丹寨、黃平等縣(市)。豐富的資源優勢,為發展硅資源加工產業,搶佔硅系材料產業賽道,夯實產業發展基石,按照全省打造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布局,省級明確硅精深加工(玻璃為主)為重點支持的兩大主導產業之一。

二是做強產業鏈,形成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編制並圍繞硅精深加工“一圖三清單”明確的短板弱項開展延鏈強鏈招商,2024年1-9月,全州硅精深加工在建產業項目3個、擬建項目2個、在談項目4個,總投資達160億元。截至目前,黔東南州獲得日產5150噸玻璃產能指標,玻璃制造產能佔全省比重達53%。產業鏈規模以上企業18戶、總產值實現17億元,現有企業滿產及在建、擬建、在談項目全部建成投產達產后,基本形成“原材料採選—玻璃生產—玻璃精深加工—光伏組件”一體化發展的全產業鏈條,可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元以上,打造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玻璃生產加工和較完備的光伏組件產業鏈生產基地。

三是打造布局鏈,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依托黔東南州硅石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實際,在凱裡爐碧經開區規劃布局6100畝建設玻璃產業園,推動以黔玻永太、海生玻璃、凱榮玻璃為重點的玻璃制造產業發展。在丹寨金鐘經開區發展硅系材料加工制造產業,推動以思飛球形硅項目為重點的硅基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逐步布局形成以爐碧經開區、金鐘經開區“兩區”為重點兩縣(市)聯動發展,輻射帶動全州發展的硅系材料產業聚集區。2023年,推動黔玻永太日產125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獲國家兩部委低風險預警意見,成為全省首個獲批建設的最大千噸級光伏玻璃生產項目。2024年,積極爭取全省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規劃布局黔東南州。

四是建立工作鏈,強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積極構建有效工作鏈條,黔東南州系全省唯一編制產業鏈工具書及開展主導產業鏈專題培訓的市(州)。為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關於加快打造主導產業鏈體系工作部署,聚焦“學和研”工作鏈,組織編制硅精深加工主導產業鏈手冊,形成指導全州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工具書,圍繞硅精深加工,整合全國超6000萬家市經營主體數據,開發黔東南產業大腦大數據平台,建立本地企業與招商目標企業有效關聯路徑。組織州直、縣(市)等與產業發展相關的部門開展重點產業鏈專題培訓,全面提升全州產業發展戰線干部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實踐能力,強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

來源: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