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沿河土家族擺手舞:傳承千年的民族瑰寶
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日”,過去在貴州土家族山區廣為流傳,黔東北土家族祭祀風神時,土老司主祭、豎兩杆紅、白大旗於神堂中央、男女老幼穿著節日盛裝、走入祭堂、祭祀已畢、便跳起歡快的擺手舞。
土家族擺手舞有其歷史淵源。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東南沿海,官軍幾經抵抗,但節節敗退,人民慘遭殺戮。當時湘鄂川黔邊的幾萬名土家族男兒,毅然應征斗倭,英勇殺敵,立下了“江南第一戰功”。土家族人民為了慶祝這一勝利,決定從正月初九開始,在有土司衙門的城鎮集會,大慶三天。前線歸來的騎士們進行了騎馬、射箭、拼棍、砍殺等表演﹔后方的姑娘、小伙子們,邊唱邊跳一些表演燒火、挖土、插稻禾、耕種、慶豐收等活動。“紅燈萬點千人疊,一片纏綿擺手歌”。從此,土家山寨便有了跳擺手舞的傳統節日。
土家族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一種古老的民族舞蹈,流傳於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擺手舞,既具有毗鄰地區土家族擺手舞的共性特征,比如其歷史淵源同出一脈,剛勁有力的特征等,也有區別於其它地區的個性風格,比如表現生產、生活、勞動的動作較多,如三禮三參拜四方等。
每年農歷六月上旬,是土家族慶祝豐收、祈願來年風調雨順的重要時刻。此時,土家族人會設立擺手堂,內有牌樓、神樹、廣場、彩柱等,古朴對稱,協調雅致。祭祀儀式結束后,人們身著盛裝,歡聚一堂,歡快地跳起擺手舞。姑娘和小伙子們手拉手,翩翩起舞,舞姿俯仰有韻,屈伸有致,雙腿前后變化,兩手靈活揚停,宛如春鴨浮水,靈動而有活力。
土家族擺手舞。
擺手舞的伴奏器樂僅有一鑼一鼓,基本鼓點有“單擺鼓點”“雙擺鼓點”等,節奏歡快和諧,與舞蹈動作相得益彰。其表演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表現生產、生活等農事習俗的“撒種”“紡棉花”“砍火渣”“種苞谷”等動作,以及反映生活情趣的“擦背”“打糍粑”“水牛打架”“打蚊子”等動作。這些動作生動展現了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場景,更傳遞出他們的勤勞、智慧和樂觀精神。
沿河土家族擺手舞至清末民初,隨著土家族地區“改土歸流”的完成,擺手舞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和生活舞台。上世紀八十年代客田土家人舉行“蠻王節”祭祀儀式時,還能見到馬朝金等人玩跳簡單的擺手舞,后經縣文化館原群文副研究館員、原館長楊勝華等人挖掘整理,以舞譜的形式保存了下來。
土家族擺手舞。
擺手舞是伴隨著土家族的起源演變而來,其歷史淵源源遠流長。擺手舞的歷史,見証了土家族政治、經濟、軍事及生產、生活的發展歷程,是土家族歷史的活化石,從“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到新中國成立,擺手舞成為研究土家族歷史的重要參考依據。對研究沿河及其相鄰地區土家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對研究土家族地區山地文化、農耕文化及其各民族間相互關系,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圖/文 田茂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