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大善·德潤關嶺”—— 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宣講模式共筑文明新風尚
關嶺自治縣以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小行大善·德潤關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理念。為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工作方式,以“理論+文藝+故事”的宣講模式,在全縣13個鄉鎮遍地開花,讓文明之花在關嶺大地絢麗綻放。
小講台,大道理
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推出“理論宣傳二人講”模式,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單向灌輸的宣講方式,由一位理論功底深厚的宣講員與一位來自基層、熟悉民情的“鄉土專家”搭檔,共同組成宣講小組。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用群眾聽得懂、願意聽的語言,將黨的創新理論、文明公約等抽象概念轉化為生動具體的故事和實例。通過互動問答、案例分析等形式,讓理論宣講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文藝之花,綻放關嶺
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組織文藝志願者深入各鄉鎮,將文明公約、道德模范事跡等融入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歌舞、小品、快板等藝術形式中,創作出一系列接地氣、有溫度的文藝作品。在每一次的宣講活動中,文藝展演總是最吸引眼球的環節。通過精彩的表演,群眾在歡聲笑語中接受了文明的洗禮,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同時,文藝志願者還現場教授群眾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歌唱技巧等,讓群眾在參與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提升素養。
身邊榜樣,傳遞正能量
深入挖掘身邊的道德模范和感人故事,通過“道德講堂”“好人好事分享會”等形式,邀請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榜、貴州好人榜的上榜人員、最美家庭代表等走上講台,用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人故事,講述“小行大善”的深刻內涵。這些故事有的關於無私奉獻,有的關於誠實守信,有的關於孝老愛親……每一個故事都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潤著每一個聽眾的心田。通過這些故事的傳播,不僅樹立了正面的榜樣力量,也激發了群眾向上向善的內生動力。
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為了進一步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注重與群眾的互動體驗。在宣講活動中,通過設置互動問答、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環節,讓群眾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例如,在講述文明交通的重要性時,組織群眾進行模擬過馬路的游戲﹔在宣傳垃圾分類時,設置垃圾分類挑戰賽等。這些互動環節不僅讓群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知識,也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線上線下,共筑文明網
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平台,拓寬宣講的傳播渠道。在線上,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台等發布宣講活動的預告、直播和回放視頻﹔同時,鼓勵群眾將宣講活動中的精彩瞬間和感人故事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在線下,則通過懸挂橫幅、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冊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利用農村大喇叭、流動宣傳車等傳統媒體手段進行循環播放宣講內容,確保宣講活動覆蓋到每一個角落。
“小行大善·德潤關嶺”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生動實踐。通過創新宣講方式、豐富宣講內容、強化互動體驗等多方面的努力,關嶺自治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功地將文明公約宣講活動打造成為了一項接地氣、有人氣的民心工程。展望未來,關嶺自治縣將繼續秉承“小行大善”的精神理念,不斷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新路徑、新方法、新舉措﹔同時,也將繼續發揮道德模范的引領作用、文藝作品的感染力量以及互動體驗的實踐效果﹔讓文明之花在關嶺大地更加絢麗綻放。(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