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深化改革開放 共謀全球發展

——2024“看中國 聽世界”論壇綜述

本報記者 蘇 濱
2024年11月22日07: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1月19日,2024“看中國 聽世界”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此次論壇以“深化改革開放 共謀全球發展”為主題,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和中共貴州省委聯合主辦,來自50個國家的政黨、智庫、企業、媒體等中外各界人士共200余人,圍繞“高水平開放與發展新機遇”“新質生產力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發展中國家現代化與世界共同現代化”等議題進行對話交流。

加強交流對話,深化互利合作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與會外賓認為,加強交流對話,促進相互了解,深化互利合作,對於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發展均取得巨大成就,在促進全球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土庫曼斯坦民主黨主席謝爾達羅夫表示,土庫曼斯坦支持中國為促進和平發展與互利合作採取的舉措,希望在平等和互利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兩國關系,在友誼、和平、信任和合作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認為,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世界各國命運與共,應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在相互尊重、利益共享的基礎上,泰中雙邊關系實現良好發展。我們贊賞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上宣布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這有助於建設一個真正能夠共享發展的世界。”

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先后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通過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與會外賓認為,中國致力於與各國實現共同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借鑒。

推動高水平開放,共享發展新機遇

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面貌,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隨著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深入推進,中國必將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邁向未來、惠及全球,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

在贊比亞中國友好協會副秘書長姆富尼看來,面對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高水平開放是開啟新機遇、推動增長、確保共同繁榮的關鍵。“共建‘一帶一路’正在提升全球南方國家的基礎設施水平,提高新技術的轉化效率。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全球合作,推動高水平開放,共享發展紅利。”

“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馬來西亞和整個東盟創造了重要發展機遇,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提升了彼此之間的互聯互通水平,完善了相關基礎設施,促進了新興領域更好發展。”馬來西亞策略分析與政策研究所主席楊燕美表示,希望東盟和中國加強合作,推動全球貿易可持續、包容性增長,支持開放和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

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厄瓜多爾分院研究與傳播部主任基利科尼表示,2014年7月,在巴西利亞舉行的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過去10年,中國和厄瓜多爾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和拓展,取得豐碩成果,尤其是在貿易和投資上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希望拉美各國繼續與中國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在高水平開放中實現互利共贏。”

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可持續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傳統生產力的發展面臨更多風險挑戰。新質生產力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中國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不斷為世界經濟復蘇增添動能,為全球發展合作匯聚力量。

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奈利表示,當今世界正在進入一個以技術創新和經濟轉型為標志的時代,新質生產力是引領全球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要素,為非洲國家加快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寶貴機遇。“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在重塑中國的發展路徑。希望通過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將中國的科技創新成果與非洲發展更好結合起來,釋放非洲發展潛力。”

“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對於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巴西弗盧米嫩塞聯邦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波蒂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助於更好地配置生產要素,實現供需平衡,這與“巴西新工業計劃”的目標十分契合。

作為此次論壇舉辦地的貴州,全方位開放通道加快構建,寬領域開放合作深入推進,高水平開放環境持續優化。新征程上,貴州將統籌推動深層次改革、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與各方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2日 第 14 版)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