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山海攜手 共譜產業發展協作曲
東莞市塘廈組團(塘廈鎮、橫瀝鎮、茶山鎮)自2021年與思南縣建立東西部協作關系以來,從“結對協作”到“漁魚兼授”,兩地聚焦產業振興求突破、補短板。以“一主兩輔”產業為重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精准謀劃產業發展路徑,持續打造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升級版”,共譜東西部協作“山海情”。
板橋鎮肉牛養殖園區內部。孫磊攝
“哞……哞……”近日,筆者走進思南縣孫家壩鎮肉牛集散中心,隻見標准化的牛圈整齊劃一,近500頭西門塔爾肉牛悠閑地吃著草料。基地負責人介紹,在這裡,每一頭肉牛都明碼標價,可供養殖戶自行選購,並且全程提供優質售后服務。
“現在買牛犢方便了,不用跑遠路,價格透明,還不擔心花冤枉錢。”思南縣孫家壩鎮雙山村肉牛養殖戶黎芝強介紹,鎮裡有了集散中心,不僅減輕了運輸的風險與成本,后續服務也讓他更安心。
紅薯酸辣粉生產中。孫磊攝
思南是典型的畜牧養殖大縣,尤其肉牛養殖歷史悠久。穿過漫長的時空,肉牛已成為思南的主導產業,被列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名錄。截至目前,全縣肉牛存欄量達15.2萬頭,今年累計出欄3.82萬頭,累計牛肉產量8009.7噸,實現綜合產值9.55億元。
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東莞市塘廈組團與思南縣攜手,從做優肉牛示范點、做大肉牛產業覆蓋面、做通肉牛銷售產業鏈等環節入手,共投入550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實施17個項目:其中在思南縣8個鄉鎮13個村建設肉牛養殖場,並配套建設牧草加工廠1個﹔為思南建成了目前銅仁市最大的安格斯能繁母牛繁育中心——莞思協作亭子壩鎮肉牛繁育示范區﹔建成了黔中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場——許家壩牲畜交易市場,通過落實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破解“誰來養”“沒地養”“怎麼銷”的難題,補全產業鏈推動思南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紅薯機械化採收。孫磊攝
目前,全縣有肉牛養殖戶3.06萬戶,10頭以上的適度規模場1600多個,養殖從業人員5.3萬人,其中覆蓋脫貧監測戶1.2萬人,實現人均年收入1.45萬元。
紅薯作為思南縣“一主兩輔”產業發展思路中的“兩輔”之一,也是群眾持續增收的富民產業之一。東莞塘廈組團投入148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運用東部先進工業園經營經驗共建“紅薯產業園”,在幫助企業補齊污染防治短板、品牌打造宣傳推廣、工業園區配套建設、產業鏈補強延伸四方面助力思南紅薯產業集群發展,打造成億元大產業。
紅薯產業。孫磊攝
在莞思兩地的共同努力下,思南縣以發展“雙高”紅薯種植為基礎,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形成了一條集紅薯育苗、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完整紅薯產業鏈。借助“粵黔協作”契機,思南縣紅薯加工企業貴州佳裡佳有限公司與東莞市經銷商簽訂銷售協議,思南紅薯產品源源不斷涌入大灣區消費市場。
2024年,思南縣紅薯種植面積超10萬畝,帶動農戶6600余戶約3萬人,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並形成了以銅仁市為核心,輻射帶動瓮安、施秉、湄潭等周邊十余個市、縣的原材料基地。
工作組調研澱粉加工廠。孫磊攝
山海雖遠總相連,產業攜手路更寬。2024年,東莞市塘廈組團向思南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4100萬元,共實施項目22個。其中,聚焦“一主兩輔”產業、易地搬遷區后續扶持等重點,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3個,資金2636萬元,資金佔比64.29%。搭乘東西部協作“東風”,思南縣逐步形成“一縣一園、一園多業”發展新格局,不斷推動農業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升產業集聚效應,增強了思南產業高質量發展后勁。(陳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