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獻血……16年,退役軍人封宇走過36所學校!
16年,捐款,獻血,從一名普通志願者,成為了“善愛行”公益團隊組織者,封宇的腳步已經走過36所小學。作為一名普通退役軍人,16年間,封宇個人捐助資金7萬余元,帶領團隊捐資90余萬元,買物資,捐書籍,他把愛心和善良都奉獻給了社會。觀山湖區長嶺街道建材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封宇,用16年的堅持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承諾 ——16年的堅持
47歲的封宇已堅持無償獻血16年,周圍很多人都對他的行為表示不解,不止一次問封宇:“你也快年過半百,獻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還要堅持獻血?”而他卻說,這是對自己的一個承諾。
2008年汶川地震,新聞報道中的災難場景深深觸動了封宇,沒能去到現場搶險的熱血男兒,決心通過獻血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那時起,移動獻血車上、無償獻血點,都能看見封宇的身影。
封宇的各類証書。
“當年看到汶川地震的新聞,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力所能及的事。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我得把軍人的責任和擔當延續到地方。”無償獻血証換了一本又一本,封宇表示,隻要身體允許,他會一直堅持獻血,用實際行動踐行退役軍人的責任和擔當,傳遞社會正能量。
16年來,封宇的善舉不僅為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了希望,也為他今后的公益事業播下了種子。
點亮——9個孩子的上學路
封宇(左一)代表團隊為李桂英一家送去籌集的助學金。
龍裡縣的李桂英,因學習成績優異被街坊鄰居稱作“天才少女”。2022年7月8日,是貴州省中考成績公布的日子,盡管考取了當年龍裡縣的“中考狀元”,但李桂英的父母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原來,李桂英家裡共有四兄妹,大姐當年剛外出務工,二姐大學在讀,哥哥也將在次年參加高考。爺爺癱瘓在床,父親不得不留在家中,母親一人外出務工賺的錢根本不夠家庭的開銷。李桂英上大學的錢沒有著落,她自己心裡也打起了退堂鼓。
同年7月20日,得知此事的封宇立即召集團隊成員前往當地核實情況。最終,團隊共30人自願捐助李桂英一家。此后,每個新學期前夕,李桂英家都會收到12000元助學金。
封宇和團隊人員一起入戶了解學生家庭情況。
以此為契機,“善愛行”公益團隊開始策劃啟動助學項目,先后資助了9名困難學生。“團隊將全力支持孩子們的學業,直至他們都念完大學,如果需要,還會繼續資助至研究生畢業。” 封宇堅定地說,希望這些孩子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至少能成為一名善良的人,用曾經照見自己的光,繼續去照亮別人。
傳遞——愛的延續有未來
螢火微光,聚其光芒。多年熱心於公益事業的封宇,不僅溫暖了無數人的心,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的兒子。2014年六一兒童節,封宇帶著二年級的兒子一同走進校園參與愛心慰問活動。活動結束回到家中,兒子的一番話讓封宇深受觸動:“爸爸,以后的兒童節我都不去兒童樂園了,我要和你一起,去學校,去陪小朋友們一起過節。”
“六一”兒童節,兒子跟隨父親一起看望留守兒童。
這句簡單卻真摯的話語,成為了封宇心中永遠的感動。更讓人欣慰的是,這個約定並沒有停留在口頭,而是實實在在地履行了。此后,每年的兒童節,封宇和兒子都會如約來到學校,與孩子們共度這個特別的日子。封宇的兒子在這樣的活動中學會了分享和關愛,而封宇也在兒子的成長中看到了自己公益事業的意義。
“善愛行”公益團隊為孩子們煮餃子。
雖然團隊每年都有人加入,也有人離開,但封宇始終堅守在這條路上。“能讓我堅持到現在的,不僅是能夠言傳身教,更在於我和我的團隊,正在用行動和堅持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封宇堅信,這樣的經歷不僅教會了兒子什麼是真善美,也在無形中影響了更多的人,讓愛心和公益的力量在社會中不斷傳遞。
封宇,一個在公益路上堅定前行的退役軍人,他的善舉不僅溫暖了無數人的心,更引領著兒子傳承愛心。16年公益路,他和團隊踐行著責任與擔當,用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封宇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也見証了傳播真善美,傳遞愛的力量。(文/葉舒 圖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