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多措並舉全方位保障農民工穩就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黎平縣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多舉措拓寬群眾就業增收路子,促進農民工穩就業。今年以來,共促進23.69萬人實現穩崗就業。
強化基地建設,打造職業技能培訓品牌。建成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為省級“貴州技工”“黔菜師傅”“黔靈家政”“黔旅工匠”四大培訓工程和“黔東南制種工”“黔東南木構工匠”“黔東南鄉村主播”“黔東南非遺匠人”4個州級培訓品牌提供支撐。2024年以來,培訓基地圍繞“四化建設”和大灣區用工需求,開展家政服務、叉車、木構工匠等多種品牌培訓3400余人,直接帶動就業3100余人,提升群眾技能與工資議價能力。
用好就業平台,拓展群眾就業渠道。通過“零工市場+就近就地就業”方式,廣泛收集縣域內小微企業、農業和林業產業基地、建筑工地、家政餐飲等行業領域用工信息,採取“即時快招”的方式,為零工人員和縣內用工主體提供快速發布信息、現場對接洽談、即時確認結果、當日面試到崗等服務,實現用工方、務工方放心安心。今年以來,收集縣內崗位1萬余個,幫助5000余人實現就業增收,通過零工市場、勞務協作站(點)等帶動農村勞動力輸出到縣外就業500余人,開展組團式服務4次、幫助200余人就業增收。
內外結合擴崗位,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抓實就業幫扶車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工創業園(點)等就業基地建設,圍繞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特色產業大力挖掘儲備就業崗位,擴大城鎮新增就業。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作用,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勞動力、低收入人群、易地搬遷勞動力等特殊群體。2024年以來,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434人,共開發公益性崗位7000余個。
四是搭建服務融合體,穩住輸出就業基本盤。依托佛山、杭州、貴陽等地“勞務聯絡工作站+東西部協作服務中心+勞務便民暖心屋”就業服務融合體,拓寬崗位信息渠道,向全縣勞動力推送崗位,按就業意願、技能和崗位需求匹配,引導群眾輸出就業增收。同時,常態化走訪慰問黎平籍務工人員,提供崗位或轉崗推薦、維權、社保等服務,解決實際困難。今年以來,提供就業崗位1.2萬余個,推動組織化輸出就業5.59萬人,解決50余名在外務工群眾就醫、子女就學和勞資糾紛等問題。(黎平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