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正文調解工作室:債務糾紛“三因三會三步”解紛工作法

近年來,思南縣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針對民間借貸、工程款拖欠、銀行貸款、購物欠賬等債務問題突出,思南縣正文調解工作室探索“因情、因地、因事”“會接、會找、會診”“常規調、視頻調、定期回”“三因三會三步”解紛工作法,及時成功化解了一大批債務糾紛。2022年以來,全縣債務糾紛發生率同比下降了10%,調處成功率同比上升20%,群眾對調解工作的滿意度達100%。
“三因”強力量
因情建隊。緊盯債務糾紛突出實情,調解工作室把對債務糾紛調解有經驗、法律水平較高、辦法較多、公道正派的“老政法、老專家、老干部、老綜治、老模范”“五老人員”和律師聘請到工作室來,建立一支公道正派、業務熟悉、勇於擔當的債務糾紛調解工作隊伍。目前,調解工作室聘請人民調解員24人(其中:全國模范調解員3人,全省優秀調解員2人,政法老干部2人,律師9人)。
因地定崗。調解工作室通過對近年來全縣債務糾紛進行分析比對,找准債務糾紛較多、問題較突出的鄉鎮(街道),根據各地是否有法庭調解室、人民調解力量是否充足等現有條件,分類確定是否派出工作室調解員進駐。
因事派人。根據各地債務糾紛的性質、金額大小、復雜程度等具體情況,充分考量這24名調解員的調解優勢,結合調解員實際,指派調解能力、法律水准、工作經驗相對應的調解員到相應地方開展調解,做到“能事對應、一調則成”。2023年以來,共派9名調解員入駐縣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庭調解室,派6名調解員入駐塘頭鎮、許家壩鎮等6個鄉(鎮、街道)。
“三會”找症結
會接訪息緒。調解員在面對群眾反映債務糾紛問題時,首要做到熱情接待、親切交流,確保穩定群眾情緒﹔同時在交流中耐心聽、細心問,做到第一次接訪中即弄清楚糾紛的來龍去脈、債務情況、個人訴求、關聯牽涉、現實問題等核心要素。2023年以來,共接訪群眾反映的債務問題100余件,法律咨詢20余件,心理疏導160余人次,預防糾紛惡化30余件。
會找准症結。根據債務糾紛不同性質、不同情況,調解員實行“五找”:找債務形成的証據、找雙方當事人、找債務人的關聯人、找債務人的債務人、找債務人的基層組織,把債務糾紛形式的過程原因、個人訴求、隸屬關系、法律問題、財產情況、履行能力等摸清楚、弄明白。
會診斷把脈。調解工作室根據債務糾紛的復雜程度,每月召開一次債務糾紛分析研判會議,重大問題及時召開,實行一般債務糾紛調解員個人分析研判拿主意,重大債務糾紛調解工作室召集律師、調解專家集中分析研判,針對不同糾紛制定不同的調解方案,從而提高債務糾紛調解成功率。
“三步”構和諧
通過常規手段調解、智能平台調解、定期跟進回訪三步遞進促進案結事了。
簡單糾紛常規調。對於糾紛情況相對簡單、雙方訴求分歧不大的債務糾紛,調解員召集雙方當事人現場面對面,通過拉家常、擺事實、講道理等常規方式,促使雙方達成協議。
疑難糾紛視頻調。針對債務情況復雜糾紛,為確保調解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充分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建立視頻調解室,深入開展視頻調解、遠程視頻異步調解工作,同時與法院建立了司法確認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及時對債務糾紛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及時、低成本的解紛服務。
定期回訪促和諧。債務糾紛回訪按照“誰處理,誰回訪”的原則,調解員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了解協議的履行情況和當事人的困難問題,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跟進、及時干預、及時處理,確保讓回訪“了問題、解困難、化矛盾、送溫暖、構和諧”。2023年以來,共受理債務糾紛82件,成功調解81件,成功率達98.78%,調處金額達1000余萬元,回訪81件。
債務糾紛“三因三會三步”解紛工作法的特色亮點是解決了過去債務糾紛僅僅依靠訴訟渠道維權和訴訟程序復雜、時間較長、執行難度較大等問題,緩解了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對立情緒,促使雙方坐在一起,自願達成協議,消化了矛盾。(貴州省司法廳官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