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旅職院:思政課堂進鄉村 農村小院學非遺
人民網貴陽10月31日電(陽茜 實習生孫志頤)“好花紅哎,好花紅哎,好花長在刺梨蓬哎……”當歡快的布依族攔門歌響起,一場“行走的思政課”正式開啟。10 月 30 日,貴陽市烏當區下壩鎮下壩村一樹花開劉楊非遺工作室熱鬧非凡。來自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的近50名師生匯聚於此,組織開展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實踐教育課。
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貴州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貴州省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楊慶武致辭。人民網 陽茜攝
現場,一堂以音樂為媒介的黨史音樂課宣講,通過視聽交互、音樂演繹等方式,生動地展現經典的黨史故事和理論知識,讓大家收獲滿滿。此外,同學們在雙鉤書法非遺傳承人劉楊的帶領下,學習雙鉤書法技藝﹔在茶藝師的指導下,學習貴州綠茶的沖泡方法。在親身參與和感受中,學生們不僅深刻認識到了非遺保護的重要性,也從中汲取了無盡的創作靈感,為自己的專業原創產品注入了鮮活的文化元素。
王韋韋老師進行貴州黨史音樂課宣講。人民網 陽茜攝
“這樣的上課形式太有意思了,不僅讓我們身臨其境了解學習非遺技藝,也更加了解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情況,感受到了新時代下鄉村發展的無限活力。”課堂上,該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廖虹雲說。
“這裡是中國農村的發展縮影,也是一種未來的文旅現象,隻有越來越多真正有文化品味的人的願意扎根鄉土,融入鄉村建設,才能真正實現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作為本次課堂的特約嘉賓,貴州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副局長、貴州省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楊慶武感嘆道。當天,他與學生一起,參觀了坐落於布依族山寨竹林深處的工作室,並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實踐,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鼓勵同學們要熱愛祖國的農村,熱愛自己的家鄉,學好自己的專業,未來通過專業優勢和技能,尋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貴州省雙鉤書法非遺傳承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楊現場為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書寫的雙鉤書法作品。人民網 陽茜攝
事實上,下壩村的非遺技藝學習,只是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行走的思政課”開展以來的一個縮影。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今年以來,該校結合學院不同的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打造了不同系列的“行走的思政課”課程,旨在把思政課堂開到紀念館、博物館,搬進田間地頭,扎進尋常人家,用祖國大地的“良田沃土”培養新時代的青春擔當人。
貴州省雙鉤書法非遺傳承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楊向學生普及茶藝知識。袁堇豐攝
青春風華正茂,情系鄉村發展。貴州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校將持續做好“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結合,組織學生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把青春之所學、青春之奮斗融入到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