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首單水土保持碳票交易在貴陽成功簽約
10月31日,我國西南地區迎來了生態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首單水土保持碳票交易在貴陽市成功簽約。這一開創性的舉措標志著西南地區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綠色發展方面邁出了堅實而重要的一步。
據悉,本次交易的水土保持碳票由織金水務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經過專業機構的評估和核算,其代表的碳匯量達到了3.4萬噸。最終,國能織金發電有限公司以119萬元成功購得首張碳票,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西南地區首單水土保持碳票交易簽約儀式現場。李正兵攝
近年來,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土流失面積和強度持續呈現“雙下降”態勢,水土保持率達到74.42%,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貴州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奠定了堅實基礎。
水土保持碳票是貴州省創新的生態產品,它基於貴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廣中心對花紅河、白水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情況,所產生的碳匯增量進行量化和交易。選擇碳庫包括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及土壤有機質等方面,通過植樹種草、環境工程、固廢處置、新能源開發等水土保持手段,不僅能夠有效減少水土流失,還能增加土壤的碳儲存能力,從而發揮顯著的固碳作用。
西南地區首單水土保持碳票交易在貴陽成功簽約。李正兵攝
此次挂網交易的碳減排量,是經過相關單位的核証認可,符合唯一性和保守性原則的。貴州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監測人員布設了40個野外樣地,採集、測試植物、土壤樣品近4000份,將監測數據輸入相應的計算模型,最終得出了碳減排量。
此次交易的成功,對於西南地區具有多重重要意義。首先,這筆碳匯收益將為畢節市織金縣的生態保護、碳吸存能力增加、鄉村人居環境改善提供了新的資金渠道,激勵更多的主體積極參與到水土保持工作中來,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其次,這一交易模式的建立有助於推動西南地區的碳市場發展,豐富碳交易產品種類,提高區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綜合能力。同時,也為貴州全面推進水土保持項目碳匯開發、測算、交易、探索生態價值轉化等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示范。
貴州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喻興鑄表示,將以此為契機,結合貴州喀斯特地形地貌特點,完善符合本省實際的水土保持碳匯交易機制,並編制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培育目錄清單,加大生態保護項目的支持力度,吸引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水土治理和生態產品價值開發。
下一步,貴州省將持續探索水土保持碳匯開發與交易的途徑和機制,為貴州探索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相統一的鄉村振興之路提供更多的“畢節經驗”。
會上,織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昌海作發言。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陳遂對貴州生態產品交易系統作了詳細介紹。(張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