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縣雲盤村:演繹百年中西建筑的交融
普定縣馬場鎮雲盤村,這座曾有著“西洋村”之稱的小村庄,村裡的建筑風格獨特,穿斗式硬山青瓦頂、袁氏洋房、碉樓、四合院......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佇立村間,不僅融合了雲盤村傳統韻味和西式建筑的精致氣息,更是中西文化交融與碰撞的最好展示。
群山環繞、溪水穿行。漫步於雲盤村,中西式建筑盡收眼底,布局結構清晰,視覺景觀連續。村中有個袁氏“讀書樓”,百年前,在如此偏僻的山村,就開始興建具有西式風味的建筑,由此可見當時袁氏不但富庶且具有文化品位。
古建筑原貌。
雲盤村最具典型的建筑——碉樓,相傳,是袁氏在同治年間所建造的軍事碉堡,作為抵御外敵使用,后又成為子女讀書成材的場所,即現在的袁氏讀書樓。碉樓是最具代表性的中西結合建筑方式,高16米,寬5.3米,為磚木結構建筑,總共分為4層,每層4面均開設窗口和留有防御槍口,是普定馬場雲盤近現代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頂層四面外牆均刻有“讀書樓”3個大字,袁氏家族在生活安寧的時候把碉樓作為讀書的地方使用。
河水悠悠穿村而過,滋養著延綿數公裡的一輩輩沿岸村民。古村內的許多中西結合的建筑掩映在青山綠水的懷抱中,平添出幾分超脫與寧靜。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行走在錯落有致的古建筑間,來到了曾經的“袁氏家族”地主居住地。
袁氏洋房。
據馬場鎮雲盤村黨支部書記鞠大安介紹,當時這個地方居住的是地主,地主家比較重視后代文化培養,當時就把他們家娃娃派去西方國家留學。這個建筑模式就是當時去接觸外面西方國家的建筑文化,把他們建筑理念帶回來,再結合我們當地的建筑文化來建設的,在當時,這種理念上很是先進,這種建筑風格也很新穎,比較有特色。
在這裡,能見到以前的“貓眼”造型,在大門的一側有一個小窗口,大門外牆上則是一條縫隙。實際上,這個也是作為防御孔,起到保護的作用。
雲盤村古建筑群。
雲盤近現代建筑群,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房舍多以歐式為主,建筑風格與中式建筑迥然不同,被當地人一度稱其為“西洋村”。建筑形式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筑方式,在當地建筑風格中獨樹一幟,建筑群內還有許多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圖案精美,四合院內,方正整齊的石塊拼砌成了院壩,設計精巧的木質樓梯,處處透著中外結合的建筑文化風格。
2006年,讀書樓連同其他古建筑被成功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命名為“雲盤袁氏古建筑群”。2015年,成功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雲盤村老建筑群的修繕工作已經開始實施,當地政府按照“微改造、精提升”思路,全面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實施古村落生態修復、古建筑單體保護等項目,嚴格把控村庄建筑風貌,努力尋求“保護優先”與“創新活化”之間的平衡。(文/圖 楊田、林倚帆、李志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