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銅仁市“學用結合”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2024年08月24日14:0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銅仁市堅持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引導教育廣大黨員干部銘“紀”在心、守“紀”於行,持續在深化、內化、轉化上凝心聚力,在想干、敢干、會干上用心用力,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立身百行,以學為先。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銅仁市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必修課、常修課,堅持“第一議題”抓學習、“第一遵循”抓貫徹、“第一要件”抓落實,精准把握《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市委以上率下,採取列出專題深學、解讀培訓助學、壓實責任督學方式,引領推動市委黨校和10個區(縣)黨校、各鄉鎮(街道)黨校開設專題課程,督促指導全市基層黨組織實現黨紀學習教育全覆蓋。

全市各級黨組織緊扣學習重點、豐富學習形式,聯系實際深入貫徹落實,在實學實干上下功夫、見成效。

市紀委市監委在“一微一網”平台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欄,組建“宣講隊”,研究開發《條例》解讀等課程,開展專題宣講60余場次。組建60個協作區,在全市各村實現“網格化”監督網點全覆蓋。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90個,督促整改鄉村振興和民生領域問題92個。

市委宣傳部把黨紀學習教育與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部署“弘揚三氣、狠抓落實”年工作相結合,實施“筆杆子”培訓工程,深化“正新四談”黨建品牌,打造“東山文化講堂”文化惠民平台,統籌新聞單位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題專欄,刊發和轉發《條例》相關解讀文章、視頻等信息800余條,為黨員深入學習《條例》建好平台,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市委黨校以工作實效檢驗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健全教學科研、決策咨詢、管理服務等制度10余項。圍繞一體推進“三不腐”,及時公開三公經費、人事任免、課題立項等事項,接受各方監督。鞏固市縣黨校“一盤棋”格局,統籌區(縣)黨校61個培訓班實現《條例》解讀專題課程學習全覆蓋,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市委政研室緊扣黨的“六項紀律”,將集中學習研討所思所悟轉化為推動業務工作的務實作風和擔當意識,精心謀劃部署2024年政研改革任務,扎實推進11項省級“一市一示范”“一縣一試點”改革項目落實和2項省委重大改革課題研究。

全市副廳級以上領導干部、10個區(縣)主要領導和各市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崗位職責、身邊案例,聚焦黨的“六項紀律”講黨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授黨的紀律是什麼,能干什麼,不能干什麼,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碧江區深化運用領導干部示范領學、黨支部書記和紀檢委員帶頭深學、黨支部督促實學、專業人才巡回講學、黨員踏實自學“五學聯動”工作機制,示范引領、督促推動全區76個黨委(黨組)、15個鄉鎮(街道)、各基層黨支部原原本本、逐章逐條學習《條例》,切實增強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的行動自覺。

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碧江區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為群眾辦實事160余件,辦結“一件事”業務700余件﹔針對搬遷群眾就業難題,提供就業崗位信息1.7萬個,舉辦招聘會吸納3113人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增設公益性崗位助力搬遷勞動力1412人實現增收﹔優化醫保服務,實施“15分鐘便民服務圈”,上半年惠及人民群眾69.3萬人次﹔探索智慧服務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啟用企業(個體)智能輔助終端一體機,推動營業執照注冊登記從數字化到智能化轉變,打通服務經營主體“最后一公裡”,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扎緊黨規黨紀的籠子、把黨的紀律刻印在全市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心上,是銅仁市黨紀學習教育的重點。銅仁市用好用活中央紀委編寫的50個違紀行為典型案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身邊案警示身邊人。同時充分運用和深入挖掘市縣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紅色革命等資源,不斷豐富警示教育形式,採取召開全市警示教育大會、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清廉銅仁“一把手”家風廉潔教育活動等諸多方式,引導全市黨員干部嚴守紀法規矩,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市人民醫院堅持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作為黨紀學習教育重要內容和抓手,用好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典型案例“活教材”,深刻剖析違紀違法原因,著力發現、分析案件背后體制機制問題。針對症結和根源,以“清廉醫院”建設為抓手靶向施治、綜合施策,扎實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推動從個案清除、重點懲治向系統整治、全域治理提升,持續淨化醫院政治生態。目前,全院已建立健全完善《加強醫用耗材領用使用管理》《藥品採購管理制度》《新進院耗材採購及管理辦法》《醫德醫風建設與協調共享機制》等制度33項。

當前,銅仁市上下正把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為奮力開創綠色銅仁現代化建設新未來提供堅強紀律保障。(秦錦 宋國平 余余)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