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高粱熟來紅滿天 農民豐收喜笑顏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金沙這片廣袤的大地之上,一片紅彤彤的高粱地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鋪展在人們的眼前。這裡,是20萬畝酒用高粱的豐收之地,也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田野。
走進金沙縣石場鄉構皮村的高粱地,沉甸甸的高粱穗壓彎了枝干,微風拂過,掀起層層紅色的波浪。這片高粱地的主人余朝能大爺正滿心歡喜地在田間忙碌著,他粗糙的雙手撫摸著飽滿的高粱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沉甸甸的高粱壓彎了枝頭。胡鳳至攝
“我今年種了20多畝高粱,今年收成還是可以的,大概有1萬多斤,能有五六萬的純收入。”石場鄉構皮村村民余朝能告訴筆者。
余大爺是當地眾多受益於高粱種植的農民之一。曾經,他們的生活僅靠著傳統的農作物種植,收入微薄。自從鄉村振興銜接項目引入了酒用高粱種植,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高粱的品種優質,產量也能達到標准的。我們是簽訂了訂單的,高粱的收購價格基本上是穩定的,隻要種出來就不愁賣。原來種植高粱沒有簽訂單,我們都不太敢種,害怕賣不掉。”余朝能說。
構皮村村民余朝能正在利用農機給高粱脫穗。胡鳳至攝
羅太雄也是構皮村的種植大戶,今年的高粱產量喜人,價格也不錯,說到高粱對構皮村的發展影響,羅大爺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我種了五六十畝高粱,今年氣候好、雨水好,收成是非常可以的。從目前我了解的情況來說,大家今年的高粱都是豐收的,我種的高粱現在剛開始收到兩三畝地,需要十多天才能收完。在我們這裡沒有什麼礦產資源,老百姓們都以高粱種植為主,據我所知,我們構皮村種了2000多畝高粱。”
酒用高粱的種植對於品質要求極高。為了確保高粱的品質,當地政府專門邀請了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們提供技術指導。從播種到施肥,從防虫到收割,每一個環節都有專家的精心呵護。在專家的指導下,農民們學會了科學種植,合理施肥,精准防虫,使得高粱的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農戶正在晾晒高粱。胡鳳至攝
除了技術支持,政府還積極與當地酒廠合作,簽訂了長期的收購合同,解決了農民的銷售之憂。這一舉措不僅穩定了高粱的價格,還保障了農民的收入。如今,高粱種植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我們構皮村通過幾年的發展,目前高粱種植已經達到了2500多畝,種植的老百姓也有300多戶,現在簽訂的合同的單價已經達到了五塊六,按一畝地產量高一點的能有3000多元收入,老百姓的積極性很高。高粱的糧油公司也非常重視,不定期組織老百姓開展高粱種植的培訓,從高粱種植的選種、育苗到收購等方面給老百姓全方面的培訓。”石場鄉構皮村村干部尹龍軍說道。
穗粒飽滿的高粱。胡鳳至攝
高粱豐收的背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推動。高粱產業作為金沙縣“3+6+1”重點強縣項目,不僅帶動了農民增收,還促進了當地農村產業的發展。金沙縣20萬畝的高粱地,承載著老百姓的希望和夢想,也見証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高粱紅了,百姓富了,鄉村美了。相信在未來,這片高粱地將繼續書寫更多的豐收故事,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胡鳳至、 曾加錄、唐連麗、孔恩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