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攜 手足情深!“協作之花”在荔波大地多彩綻放

山海遠隔千裡,血脈緊密相連。近年來,廣州市白雲區嚴格落實兩省兩區縣決策部署,圍繞廣東貴州打造東西部協作典范作貢獻、走前列,通過在資金支持、人才交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等途徑,聚焦荔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協作局面,奮力打造新時代區縣結對協作的新典范,“協作之花”在荔波2400個平方公裡的大地多彩綻放。
圖為鄉村振興示范點—洪江村。
產業幫扶 助力鄉村振興進程
四通八達的產業路、錯落有致的蔥花樓、生態宜居的村庄、紅紅火火的產業、溢滿幸福的笑臉……近日,筆者走進八爛村,隨處散發著美麗和諧的生態鄉村氣息。
“廣州市白雲區不但幫扶八爛村修建產業路和水果分揀場以后,還給幫村裡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清理爛水溝,修建停車場等,讓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大幅提升。”朝陽鎮八爛村總支書記覃建東高興地說。
“白雲區幫助完善朝陽鎮枇杷種植基地的基礎設施,讓朝陽鎮的枇杷更好地走出去,種植戶對果樹進行養護的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群眾的生產生活、收入效益都好很多。”荔波縣弘信土枇杷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陶小勇說。
圖為白雲區荔波開展結對幫扶醫療-“微笑服務、溫馨醫院”活動.。
“我們縣水果種植很多,這幾年來,蜜柚、枇杷、沃柑等精品水果規模逐漸擴大,對果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我們利用東西部協作項目資金285萬元,在當地建起了果筐廠,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讓當地村民、富余勞動力又多了一條致富的好出路。”村支書覃文漢如是說。
近年來,白雲區立足荔波實際,將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建設作為東西部協作的重要內容,有針對性地支持荔波縣開展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借助各方力量、政策、資金等資源,幫扶荔波鄉村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扶持產業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廣州白雲區圍繞優勢互補,優化調整了結對關系,先后安排白雲區白雲湖街道辦事處與朝陽鎮八爛村、白雲區總商會與黎明關鄉板寨村、白雲區水務局與玉屏街道辦事處水浦村建立結對關系。2021年以來,廣州共投入幫扶資金1390萬元,持續打造板寨村省級紅色美麗村庄試點,水浦村、八爛村州級試點,瑤山村、洪江村、高橋村縣級試點。如今,荔波在廣州白雲區幫扶下,勾勒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多彩新畫卷。
圖為廣州愛心人士到荔波五小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組團幫扶 助推教育醫療發展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為幫助荔波提升教育醫療水平,廣州白雲區教育局連續多年派出教師、醫療團隊“組團式”駐點幫扶,助推了荔波教育醫療高質量發展。
2019年7月5日,廣州市白雲區教育研究院院長袁閩湘帶著妻子熊燕和廣州大同中學教師田清福,組團到荔波幫扶,並任荔波高級中學校長。期間,袁校長推動教師干部隊伍政治學習、集體備課、校班子“推門聽課”、干部包班包科、高考備考“限時訓練”,一流學科、一流班級示范樣本,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等七大舉措,把白雲區優質教育理念帶到荔波。2020年荔波高級中學高考突破600分以上人數16人,一本上線185人,二本上線686人,高考完成率居黔南州第三名。
“我初中到高中都得到了蕭叔叔一路的資助,是他一直鼓勵我將學業繼續下去,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做人,用最好的成績回報他的恩情。”荔波高級中學的學生姚願願感激地說。
在幫扶荔波過程中,白雲區單位、幫扶教師、民間愛心人士對荔波困難家庭學生給予極大的關懷及資金幫扶。如在廣州駐荔工作組的搭橋下,廣州愛心人士蕭灼仍先生近年來資助了全縣52名貧困中小學生,每月定期向每人資助400元,累計資助資金50萬元。同時,還資助荔波五小10萬元用於購買圖書、鋼琴等教學器材。
“以前看病要往外跑,如今廣州的大專家就在家門口,幫看病治病。”談起近年來荔波縣婦幼保健院的變化和就醫方便利情況,當地老百姓贊不絕口。
近年來,荔波縣婦幼保健院在廣州市白雲區對口幫扶下,不但建起了辦公大樓,還開展了新技術、新項目等50余項,特別是在異常子宮出血,圍絕經期綜合征、不孕不育的治療等方面做出了差異化發展,滿足了全縣廣大婦女的需求。
2022年8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白雲分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牟純瑋主動請纓到荔波開展幫扶,並挂任荔波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在牟純瑋的帶領下,婦產科團隊開展了疤痕憩室修復術、宮腔粘連鬆解術、經腹腔鏡雙側輸卵管吻合術、子宮血管上下行支結扎術等手術,實現了新的突破。駐點幫扶以來,牟純瑋共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0余項,門診診療240余人次,教學查房100余次,手術示教130余例,培訓200余人次,深入各鄉鎮開展義診200余人次。
近年來,荔波縣與白雲區創新教育醫療幫扶新機制,通過“結、幫、派”助推粵荔教育醫療幫扶工作實現新提升,為培養荔波教育醫療人才“提質”“升量”“創優”奠定堅實的基礎。三年來,共投入幫扶資金610萬元,用於提升荔波教育、醫療等鄉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白雲區21所學校與荔波縣21所學校、白雲區4家醫院與荔波縣3家醫院、白雲區8家單位與荔波縣8個鄉(鎮、街道)、白雲區2個社區1家企業6個社會組織與荔波縣10個村持續開展結對幫扶,2021年來白雲區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投入捐贈資金1504.45萬元。
旅游協作 助荔打造世界級景區
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烈士的故鄉,擁有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和“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兩張世界級名片,被譽為“地球綠寶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荔波旅游資源極其富集,擁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個和3A級景區9個。
圖為荔波八爛村枇杷產業園。
近年來,荔波縣強化協作拓寬旅游客源,全面落實向幫扶城市游客減免景區門票等優惠政策,刺激旅游消費帶動縣域經濟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為重點目標,量身制定小七孔景區沉浸式體驗游、瑤山古寨非遺研學游、茂蘭景區徒步露營游等旅游產品,常態化吸引大灣區游客赴荔旅游。
借助廣州市白雲區資源優勢,荔波縣積極做好文化旅游信息對外宣傳推介工作,持續掀起荔波在廣州的旅游宣傳熱潮,進一步提升荔波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廣州市白雲區共幫助荔波免費定向推送各類荔波文化旅游信息軟文400余條。2023年10月,荔波小七孔景區接待游客590.1萬人,其中廣東省游客人數53.49萬人次,佔比9.1%。2024年5月20日,廣州市總工會組織91名優秀技術工人和先進職工赴荔波開展為期5天的療休養活動,既拉動了荔波的旅游經濟,又讓廣州的朋友們宣傳推介荔波和共享荔波的山水人文的獨特魅力。
“近年來,廣州白雲區幫扶我們很大,不僅擴建陀螺坊場地、增加設備,還幫助我們銷售。陀螺坊員工崗前培訓費用及工資都是由東西部協作資金幫扶的,真的很感謝,讓我們可就近就業、照顧家裡。”瑤山古寨陀螺坊坊主謝金華說。
走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稱為“中國陀螺之鄉”的荔波瑤山古寨,陀螺、竹編等非遺作坊隨處可見,前來游玩的游客還可以親身體驗非遺項目,特色古寨也吸引眾多游客紛至沓來。
圖為荔波小七孔景區旅游火爆。
近年來,圍繞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發展目標,荔波縣積極謀劃粵企入黔“雙百”行動項目,爭取協作資金,積極對接匯報等爭資爭項共610余次,廣東駐黔工作組和廣州市白雲區等對口部門到荔波調研指導工作共計17批次181余人,謀劃項目共20個,已爭取到位協作資金4240萬元。同時,荔波積極參與“廣州人·黔南行”百萬老廣游貴州旅游推介暨文旅招商會,向廣東市場精心策劃包裝並推送一批涵蓋康養旅游、體育旅游、溫泉旅游、山地索道、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業態的重點文旅項目59個。
跨越千裡情,山海若比鄰。3年來,白雲區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短強弱,優化完善協作機制措施,助推協作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白荔兩地將守望相助,深化拓展合作領域,完善結對幫扶機制,共同書寫東西部協作的壯麗篇章。(文/圖 黎以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