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情系烏蒙愛遠播 一場跨越350多公裡的家訪

夏日的晨曦,如細碎的鑽石,在薄霧中閃爍,喚醒了沉睡的大地。7月下旬,一場特別的旅程——“情系烏蒙學子 跨越百裡家訪”活動,在蟬鳴與微風中啟動。清鎮市到赫章縣河鎮鄉,350多公裡,車程6個多小時。
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居貴州西北角,與雲南省彝良縣、鎮雄縣接壤。由赫章當地人創辦的貴州三聯教育集團,歷經20余年的發展,在家鄉乃至全省闖出了自己的品牌,10多所三聯學校遍布全省各地,深受父老鄉親及廣大學生家長的信賴。
為了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河鎮鄉許多在外務工人員,往往選擇把孩子交給三聯學校。該鄉紅房村、新營村等地73名孩子,就選擇在清鎮三聯學校讀書,寄宿學校,每年隻有寒暑假才會回家。他們成為學校最為關注、關心的群體。
“怎樣才能以父母之心辦教育?我認為是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家庭,理解他們的父母。”清鎮三聯學校校長官茜說,赫章孩子的假期,尤其牽動著學校每位老師的心,學校已連續5年組織了大規模集中家訪。
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航拍圖。代勝強攝
聽,這是最動聽的《阿西裡西》
“從清鎮到河鎮,路途遙遠,老師們究竟什麼時候到呢……”等待老師的時間,李華琴感覺特別漫長。
當太陽日漸偏西時,幾輛車終於在李華琴家門口停下。那些演練了好幾遍的開場白一句沒說,李華琴一頭扎進班主任王紅艷老師的懷裡。
李華琴在家裡排行老三,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在她一年級時,父母將他們姐弟4人送到了清鎮三聯學校。一晃就是5年,這個夏天過后,李華琴將升入七年級,她大姐也將進入清鎮四中開啟高中生活。
“我的4個孩子,都是你們看著長大的,他們身體和心理都很健康,這是我最欣慰的事。”李華琴的媽媽拉著官茜的手,言不盡感激之情。
官茜第一次走進李華琴家,是疫情期間,她給赫章的孩子們送教材,察看他們的網課情況。時隔兩年,官茜再次走進李華琴家,為這個一度交不上學費的家庭開辟“綠色通道”,支持孩子安心在校讀書。官茜的第三次到來,令李華琴的父母十分感動,他們表示將努力工作,盡力撫養孩子,讓他們走出大山,成就事業。
“這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家庭,父母年輕、勤奮,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官茜說,孩子的成長,學校、家庭都很關鍵,有這樣的父母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另一旁,李華琴已經幫老師換好了彝族盛裝,教她們唱起彝族歌曲《阿西裡西》。淳朴的歌聲與鳥叫虫鳴融為一體,飄逸的裙擺點綴著延綿的群山。
清鎮三聯學校召開了臨時校務會。代勝強攝
看,孩子們如此的活潑可愛
當一段流利的日語,從一個小個子黑皮膚的彝族姑娘口中說出時,狹窄的院子裡響起了掌聲。唐嬋,是這次家訪對象唐濤、唐仙的姐姐,也曾是清鎮三聯學校的學生,現在是清鎮四中高二的學生,她選擇學習的小語種是日語,將來打算報考四川外國語大學。在曾經朝夕相處的老師面前,唐嬋代表腼腆的弟弟妹妹,表達了他們的心聲。
和很多孩子一樣,即使是放暑假,唐嬋他們的爸媽依然遠在外省的工地。三姐弟要麼跟著年邁的奶奶在家,要麼去另外一個村子的外婆家。唐嬋的精彩表現,讓現場氣氛喜慶而熱鬧,也凸顯出這個家庭的勃勃生機。“我在清鎮三聯得到的照顧,我將銘記於心,我也衷心地祝願清鎮三聯桃李滿天下。”唐嬋說。
相比大方出色的唐嬋,另一家訪對象李坤剛則有另外的表達方式。他將自己對老師、對學校的感激之情寫進了作文並朗誦給老師聽。“我們開心的時候,老師總會鼓勵我們跟爸爸媽媽通電話、接視頻……節假日的時候,老師總會為我們策劃活動,舉行體育比賽、包餃子、搞燒烤,總能讓我們玩得很開心……”李坤剛話語真誠、令人感動。這個假期他一定會過得很愉快,因為老師給他帶來了最喜歡的籃球,他可以在家附近的籃球場盡情發揮了。
李華琴家長與班主任老師交流。代勝強攝
訪,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賦能
“家訪的目的不是錦上添花,應該是雪中送炭。”發起本次家訪前,官茜這樣要求各位老師。
當得知八年級的陳沖一人獨居在家裡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立即找來了她的奶奶,進一步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商量如何解決孩子的看護問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交流,沉默的陳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流下了委屈的淚水。老師們立即自掏腰包,給陳沖拿了生活費,並叮囑她用錢買肉、買菜,吃好一日三餐。隨后,官茜在手機上存了陳沖父母的電話,表示將和他們深入溝通交流孩子的情況。
經過兩天的家訪,清鎮三學校老師走訪了在家的20多名學生。在河鎮鄉旅店的一間空房子裡,清鎮三聯學校召開了臨時校務會。參與家訪的老師逐一說現象、談感想、定計劃,學校管理人員也就各自分管領域進行工作部署,並要求班主任老師對這些孩子實施建檔管理、跟蹤落實,向家庭、社會交出滿意的答卷。
對於進入教師行業3年的劉婷來說,這是她職業生涯的一次洗禮。“當譚立飛的奶奶緊緊拉著我的手說,‘我把他交給你了,你一定幫我帶好他’的時候,我有一種被托孤的感覺,眼淚都快出來了,感覺自己責任重大又義不容辭。”劉婷說。針對家訪中反映出的陳沖不願溝通交流、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問題,班主任老師胡純佳准備讓她多上台發言,讓她擔當更多課外活動發起人的角色。
老師在唐嬋家進行家訪。沈建華攝
“這些家庭對知識改變命運、技能成就人生的願望十分迫切,老師、學校理應擔當起這份責任。”官茜說,清鎮三聯學校將會在師資隊伍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進行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賦能,用心呵護每一顆純真的心靈,讓他們在關愛和引導中綻放光芒。(李錦明、代勝強、沈建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