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安順:聞“汛”而動 全力守牢人民安全防線

2024年07月08日14:31 |
小字號

入汛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56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8.9%,尤其是6月16日至6月底的持續強降雨,降雨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單日降水量甚至高達312.3毫米(普定縣哪趴站)。強降雨引發嚴重城鎮內澇、滑坡等災害,導致全市近19萬人次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08億元。面對突發災情、險情,安順市各級黨員干部聞“汛”而動,聽令而行,堅守防汛救災崗位,牢牢守住了人民安全防線,實現了“不死人、少損失”的目標。

強化責任落實,突出“防”字為先。建立完善了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黨員干部包戶的包保責任制和市、縣、鄉領導包片分工督導機制,推動“防、抗、救”各環節責任鏈條的無縫銜接,防汛期間,全市近8000余名責任人始終堅守在防汛救災一線﹔氣象、應急、水務、自然資源等行業部門充分發揮行業技術優勢,狠抓監測預警和聯合會商,強降雨期間始終保持“一日一會商、一日一研判、一日一調度”,實時掌握災害風險,及時發布預警提示信息,按照“雨前預報叫應和雨中臨災叫應”要求,推動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和跟蹤反饋機制,確保預警信息100%“叫應”到有關防汛責任人和危險區域內的每一名群眾。今年以來,氣象部門發布災害性天氣預警、臨近預報、氣象預測等191期,水文部門發布洪水預警預報20期,應急部門發布強降雨工作提示8期、會商報告200余期﹔各縣(區)狠抓群眾轉移避險工作,提前精准掌握防汛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危險區域內群眾的基本情況,提前做好群眾轉移避險動員准備,落實轉移包保責任,確保關鍵時刻人員第一時間轉得出,能穩住。入汛以來,全市緊急轉移避險3499人次。

強化風險管控,推動協調聯動。各級黨員干部按照“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管控嚴”的要求,緊盯風險隱患,加大對水庫水電站、山塘、山洪災害點、地質災害點、道路高邊坡、橋涵、建筑施工場地、城市易澇點等防汛重點領域、重點部位風險隱患的排查整治,全市39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逐點落實了“五位一體”防治措施,202座水庫水電站、162處山洪災害點和596個山塘全部落實了“三個責任人”,47處巡查排查出的道路高邊坡得到了及時整治等。各級黨員干部還充分發揚先鋒模范作用,在強降雨期間,主動加密對重點部位的巡查排查頻次,確保隱患早發現、早整治。各級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在強降雨期間,坐鎮調度指揮,統籌推進防汛救災和應急搶險各項工作。各級各部門主動履職盡責,在防汛應急響應期間主動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及時精准報送各類信息,為搶險救援提供了精准信息支撐。

強化應急准備,守住安全底線。各級各部門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的要求,認真抓好應急救援和救災救助物資儲備、應急搶險隊伍建設等,確保關鍵時刻應急物資調得出,應急隊伍招之能來,來之能戰,守住自然災害防治的底線。目前,僅應急部門儲備的應急救災物資和應急搶險設施設備達近50萬件(套)。全市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共享共用”的要求,在抓好消防專業救援力量建設外,還建立了以市礦山救護隊為骨干,以基層綜合性救援隊伍和民兵隊伍為重要突擊力量,以社會救援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市、縣、鄉、村共組建應急救援隊伍1338支26880余人。(安順市人民政府網)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