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綏陽:漫山遍野銀花開 巧手採摘“金銀”來 

2024年07月05日14:3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仲夏時節,草木青翠,綏陽縣的24萬余畝金銀花也迎來了採摘旺季。在成片的種植基地裡,一簇簇、一團團金銀花俏立枝頭,空氣中彌漫著清新淡雅的花香。

在位於洋川街道桑木村大小屯的山坡上,村民們背著竹簍,穿梭在“花海”中,指尖快速翻飛,熟練地採摘枝頭的花朵。

“我們種植金銀花已經很多年,目前發展了八百多畝。今年的金銀花長勢很好,現在採摘了6萬多斤,全部採摘完大概8萬多斤,預計收入大概三十多萬元。”桑木村金銀花種植大戶胡雨華說。

盛放的金銀花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盛放的金銀花。綏陽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高邊坡”種植金銀花,不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還能增加群眾收入,一舉兩得。近年來,桑木村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土壤因素、自然條件等實際情況,以“富民”“強村”為導向,找准發展“小切口”發展山地產業,走出了一條符合村情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

“我們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結合當地的光照、降雨量、土壤PH值等客觀因素,綜合研判分析,最終做出了招引種植大戶發展金銀花的決策,現在該區域已發展種植金銀花2000余畝,目前長勢良好,今年預計將實現產值超過80萬元,累計為沿線群眾創造1200余人次的就業機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洋川街道桑木村駐村干部張先利介紹。

村民在忙碌採收。張海生 攝

村民在忙碌採收。張海生攝

這些年,洋川街道著力打造團山、桑木、東山連片的5000畝金銀花產業帶。截至目前,已完成金銀花種植3300余畝,群眾對於發展金銀花產業的積極性很高。預計未來2年內,金銀花種植面積將達5000畝,形成以和尚坪為中心區域的金銀花產業帶。

在綏陽金銀花的“主產區”——小關鄉,家家戶戶種花、靠花增收已成為“共識”。每年7月左右,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今年因為雨季的持續,採花期延遲了幾天,但村民們依然熱情高漲。夏賣花、冬賣葉,銀花已成為小關鄉花農們的“致富花”。

准備加工金銀花。張海生 攝

准備加工金銀花。張海生攝

“現在是金銀花的盛花期,我請了10名工人來採摘,每天能採收一千多斤鮮花。我們採來之后就拿到附近的加工廠銷售,大約一年收入有8、9萬塊錢。”小關鄉小關村花農何先平一邊將剛採摘下來的金銀花裝車,一邊介紹。

近年來,小關鄉以“一花三園”產業發展總體布局,全力落實“黨建引領+幫扶項目+種植基地+加工基地+創建品牌”相結合的工作措施,著力打造山銀花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建設,逐步形成村集體經濟積累和助農幫扶雙向增收的發展新模式。

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們將採摘好的金銀花運送到加工廠進行烘干加工,全天開放的烘干設備更是運轉不停,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對新採收的鮮花進行殺青處理,一旁的村民正有序排隊稱重和收款,現場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小關鄉金銀花採摘。 綏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小關鄉金銀花採摘。綏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廠裡現在的設備有十多台,每天24小時對金銀花進行加工,現在也對烘干機、翻板機進行了改造升級,保証我們加工出來的金銀花品質能滿足客戶的要求,今年我們加工廠預計加工產量約8萬斤干貨,毛收入大概200萬元-300萬元左右,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湖南、廣東、四川等外省市。”綏陽縣騰上寶金銀花加工企業負責人林小寶表示。

截至目前,全縣共培育金銀花企業40余家,研發出了金銀花“朵花茶”、牙膏、含片等四十多個系列產品。隨著金銀花現代加工技改、金銀花綠色防控、“百裡銀花特色觀光長廊”、金銀花產業農旅一體化、金銀花標准化育苗基地等系列重大建設項目的有序推進,金銀花產業正由帶富一方的特色產業成長為強力助推當地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張海生、劉昕)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