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劍河:“四好農村路”繪就鄉村振興圖

農村公路一頭連著老鄉,一頭連著希望。在貴州劍河大地,縣道溝通城鄉、鄉道往來交織、村道阡陌縱橫,一條條農村公路蜿蜒盤旋,連片成網,為千家萬戶帶來生機與活力。
柳川至南哨段是劍河縣精心打造的“四好農村路”示范路段之一,其路面寬闊平坦、整潔無瑕,標識標牌清晰可見,沿線風景美不勝收……農村公路的顯著改善和升級,不僅給群眾出行帶來便利,更是促進客貨郵融合線路的建設與發展,構建了一幅幅“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上午趕集,下午干活”“山貨進城,城貨下鄉”的幸福生活圖景。
劍河縣加禾村干淨整潔的鄉村公路。
“基本上這些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在網上買,快遞員直接送到家,相當方便。”柳川鎮加禾村村民肖成保說。
“最重要的是出行,我們現在出門就是水泥路,家家戶戶都買小轎車,40分鐘就到縣城了,村裡的路越修越好,還直接通到田間地頭,干活也不愁了。”柳川鎮加禾村黨支部書記劉守武接過話茬,笑著說。
近年來,劍河縣積極落實“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加強道路建設,完善管養機制,優化農村路網。由“通”到“暢”再到好,“四好農村路”的不斷建設讓村民出行不再難,生活水平節節高……
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公路轉。一條條公路的建成既打通了對外通道,又降低了運輸成本,更是成為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讓群眾在家門口找到致富門路。
劍河縣境內的“四好農村公路”。
貴州古坊臘肉熏制有限公司就建在岑鬆鎮巫亮村公路邊上,是一家臘制品生產及銷售為主的企業,於2023年11月建成投產,共設置14個烤房,3個專用直播間,滿產后每年可產出臘制品20余萬斤。該工廠主要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把苗嶺山間的臘肉及其他農特產品銷往遠方。
“我現在主要是做電商和生產鏈方面,現在我們和郵政公司合作,他們上門取件,我們輕鬆掙錢。”企業負責人楊天才表示,得益於便捷的交通,“新鮮出爐”的農特產品能第一時間送入市場,為基地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快遞員將包裹送到群眾手中。
“四好農村路”鋪下的是路,連起的是心,通向的是富,帶來的是福。近年來,劍河縣始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農村地區發展相結合,截至目前,全縣公路裡程2643.503公裡,其中縣道354.255公裡,鄉道442.661公裡,村道926.588公裡,全縣織就一張“外通內聯、通村暢鎮”的農村交通網絡,一條條農村公路化身旅游路、產業路、致富路、幸福路、振興路,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照進現實,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下一步,劍河縣將進一步謀劃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致力於在農村公路覆蓋范圍、通達深度、管養水平、服務能力和質量安全上下功夫,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為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保障。”劍河縣交通建設發展中心主任楊廣習說。(圖/文 沈澤丹、潘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