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打好發展“組合拳”助力煙農“奔富路”

揭膜、追肥、上廂……當前正值烤煙旺長期,貴州省鎮遠縣金盆烤煙種植基地內,煙葉長勢清秀,村民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
“在4月份的移栽關鍵期,我們組建了專業服務隊,採用井窖式移栽打孔器,每人每天打孔7到8畝。現在,我們利用培土機疏鬆土壤,優化煙株生長環境。”鎮遠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蔡翼楊介紹,金盆烤煙種植基地共有140畝,專業服務隊使用各類型農機,既提高效率,又減少了用工成本。
鎮遠縣金盆烤煙種植基地內,煙農們正忙著移栽煙苗。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通過煙草補貼,指導幫助煙農專業合作社組建育苗、機耕、移栽、植保、採烤、分級等環節專業服務隊,分時段、分工種為煙農提供專業化的服務保障,確保烤煙增產,煙農增收。這是貴州提升煙葉品質、增加煙農收入的舉措之一。
烤煙是貴州重要的農業產業。作為全國重點卷煙工業企業的重要原料基地,貴州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緊盯穩產保供、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持續完善產業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奮力打造煙葉高質量發展的貴州樣板。
育苗大棚內,烤煙秧苗青翠欲滴。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設備升級 種植端降本增效
“120畝地,用旋耕機10來天就能耕好,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盤州市石橋鎮麻玉崗村,村民馮明德駕駛旋耕機在煙田來回穿梭。他的身后,剛翻耕的土地鬆軟又肥沃,一片蓬勃之景。
威寧縣秀水鎮千畝壩上,三台馬力十足的1204拖拉機組裝著不同功能的設備在田間作業,撿膜碎土、深翻深鬆、旋耕起壟,機械所過之處,原本雜亂的土地變成了一行行平整筆直的煙壟。
農機檢修。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供圖
福泉市陸坪鎮浪波河烤煙育苗大棚內,煙農們在剪葉機旁忙碌著。“剪葉的目的是控大促小,我們自行設計制造了9台剪葉機。相較人工剪葉,機器的效率提高10倍以上。”福泉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管理股股長鄒敏杰頗為自豪。
……
農機齊上陣,春耕生產忙。作為全國第二大煙葉產區,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集中政策、產業、科研等資源,創新育苗洗消裝播、整地施肥起壟覆膜、烘烤編裝卸“三個一體化”機械化作業模式,推動農機裝備在“耕、種、管、收”全過程運用。
加速生產方式轉型升級,是推進煙區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針對武陵秦巴山區地形特點,貴州煙區研發生產了一批適宜丘陵山區緩坡小地塊自走式採收轉運機械,解決部分地區採收環節“無機可用”難題。
煙農利用起壟機進行高標准起壟。張洪霏攝
除自主研發外,貴州還利用補貼購置、“賽馬”選型等引進完善現有適配農機。去年8月,一場特殊的鋼鐵“賽馬”大會在遵義市播州區的煙田裡拉開帷幕,河南、山東、浙江多家農機廠商攜多類煙用機械“同台競技”,吸引了眾多煙農和附近村民參觀。
“這種模式好!原先想買煙草農機,周邊市場上就那幾樣。現在‘展銷會’開在家門口,農機種類多、功能全,操作效果一目了然。”“賽馬”現場,煙農曾康要了好幾家廠商的電話,就等賽后入手幾樣趁手的設備。
探索煙用農機研發改進路徑,加大適配農機引進推廣力度。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和引進推廣“雙輪驅動”,探索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機械化機制和模式,推動煙葉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
無人機植保飛防。張洪霏攝
綠色防控 管護端穩產提質
病虫害一直是影響煙葉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蚜繭蜂和性誘劑生物聯合防控是目前煙草廣泛應用的技術。黔東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以施秉縣“煙葉生產綠色防控基地”為載體,實現全州煙區蚜繭蜂生物防控、性誘劑物理防治全覆蓋。
黔東南州煙草綠色防控試驗基地位於施秉縣上翁哨村,最初是煙蚜和蚜繭蜂保種點。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16年由黔東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與州農委聯合建設,挂牌成為黔東南州煙草綠色防控試驗基地,2019年增加蠋蝽養殖。
“蠋蝽是一種捕食范圍廣、適應能力強的天敵昆虫,可捕食40多種農業害虫,對煙青虫、斜紋夜蛾等有很好的防控功效。”施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管理股副股長譚燕說。
黔東南州煙草綠色防控試驗基地內,正在繁育的蠋蝽和蚜繭蜂。人民網記者 王秀芳攝
走進黔東南州煙草綠色防控試驗基地,技術人員正忙著擴繁蠋蝽和蚜繭蜂。這個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綠色防控基地,今年將為全州各烤煙縣(市)提供蠋蝽180萬頭,防控面積6萬畝﹔蚜繭蜂1500萬頭,防控面積3萬畝。
“蠋蝽和蚜繭蜂不僅用於防控烤煙病虫害,還可以運用在蔬菜、水果和水稻、玉米種植上。”譚燕告訴記者,通過天敵昆虫“以虫治虫”,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的安全性。
生態安全,綠色防控是關鍵。一直以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始終堅持“綠色、生態、低碳、循環”的煙葉發展理念,積極落實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逐步構建了“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重點、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煙草病虫害綠色防控體系,為綠色生態優質煙葉生產保駕護航。
黔東南州鎮遠縣魏家屯煙區大田長勢喜人。張洪霏攝
目前,貴州全省蚜繭蜂、蠋蝽等生物防控技術已累計在煙草和大農業上分別推廣2200萬畝、1340萬畝,實現植煙區域全覆蓋、防治煙蚜的農藥零施用,逐步走出了一條防控減本、提質增效的產業發展之路。
夏日時節,黔中大地滿眼皆綠。行走田間,橫豎成行的煙葉郁郁蔥蔥,隨風搖曳,一曲“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動人樂章正徐徐奏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